上山 (上)

文/木容 圖/楊挺 |2009.07.30
1000觀看次
字級

父親在五十八歲那年,剃度出家。

來自他周遭的吶喊與反對,湧向這個即將退休的光電學教授;我則在這股巨大的反彈浪潮中,被迫重新檢視我的父親,在這世上血緣最深、卻又最不相同的兩人。

在漩渦般席捲我們全家的這場風暴中,最無法接受事實的當然是我的母親:要她如何接受事實?半生相互扶持、平穩走過,也無大風大浪、只剩幾年就要退休的老伴,說是為求心靈平靜與智慧超脫,要拋下這個家、遠離俗世紅塵……幾次激烈的爭執,母親嘶吼著:「你要出家不早出家,非得等到我老了病了、快要死了,你才要拋下我們?」

母親與父親同年,除了高血壓、骨質疏鬆之外,尚無太大的疾病;會這樣彷彿自暴自棄地賭咒、像個孩子般吵鬧,是因為依賴了一輩子的男人就要離開這個家庭了,她沒辦法不感覺無助、悲傷與憤怒。

而夾在他們兩人之間折衝協調的角色,無疑是我了。

從美術系畢業後,找工作接二連三地碰壁:我當過幼稚園美勞老師、幫老舊的布袋戲班畫過舞台、做過很短暫的美工插圖工作,甚至到後來,申請了街頭藝人的執照、擺起肖像畫的攤位……一個失敗的畫家,三十歲流落街頭,唯一的興趣卻是早年與教授父親衝突的原因。

現在衝突的原因消失了,父親還是尊重我學畫的想法,從反對轉而支持,累積成我們父子近年來的感情修復;母親卻因不諒解他出家的念頭,反而漸漸不願直接與他溝通,凡事叫我去提。某種程度上,兩邊都不願意直接面對言談之間可能產生的冰或火;世間最大之物是語言、最微小的事物也是語言。

其實在這場出家的風暴中,來自各方的拉力一直把父親擒住,不祇是母親;他任教多年的大學,校方與學生多次來家中懇求教授再多待幾年、課可以盡量少排、帶帶研究生也好…「博士在光電雷射科技方面的學術背景,若要提早退休真的是產界學界的一大損失啊!」校長、理工學院長系主任與研究生一字排開,輪番苦苦央求著……

父親歎了口氣,留任是留任了,但還是剃度出家;落髮披袈,剛開始每周到科大上一兩次課時總引起側目,但所裡的學生都知道:教授出世的外表下,蘊藏著無人能及的半導體與光電科技知識;有時候言談之間流露的佛學與禪思,不見得大家都聽得懂,但剃了頭髮的教授還是以前的教授,而且更溫和、更有耐心了。

父親修行的佛寺通融許多,其實本來也沒強求,可是父親一心向佛,正式出家後一切按戒律生活、上課時下山到學校、偶爾回家就睡在書房改成的禪房;如果他不回來走動,也許母親會被焦慮與悲傷衝垮,雖然我天天回家陪母親,但解鈴還須繫鈴人。

追求寧靜的過程中,往往會讓周遭的人陷入不平靜。

晨鐘暮鼓是一種心靈平靜,但天倫之樂又何嘗不是?

這兩種想法一直在我心中相互衝擊、互相矛盾著;一開始我也與母親一樣,充滿不諒解,與父親多次溝通,才漸漸體會到他的心境:早年努力攻讀學位、中年投身於教育與家庭,漸漸的產生無法解答的疑惑與宇宙萬物何生何滅的思索……雖然人都祇占方寸之土,但有些疑惑會不停驅使著人們去找到解答、找到平靜;從很早前就開始接觸佛法佛學的他,慢慢在其中找到心靈平靜的鑰匙,這種內心的轉變是不為外人所知的,即使是身邊最親近的人,也不見得能瞭解你內心的困惑;因為這根本上是自身智慧的問題,智慧與領會尚未到達之前,煩惱就存在於心中。

母親坦承:早年他們有一陣子感情不和睦,大約是結婚後兩三年都沒懷孕,曾經有一段時間累積著爭執,讓年輕的這對夫妻都考慮過分開;這應該是每對夫妻必經的歷程吧?不過母親說,她生性悲觀,年輕時又想法極端,也想過自殺或揚言自殘,當年父親也是心高氣傲,互相傷害的話語讓兩人後來好長一段時間相敬如冰,直到我出世後才又找回家庭的重心……

從我求學以來,也是諸多不順遂:成長過程中父母多希望我能走向理工的領域,也許父親認為我身上與他有相同的才能,但偏偏我從小就偏愛美術與文學,對數理方面完全一竅不通。好幾次父親將我的畫具通通丟棄,也都是母親偷偷塞錢讓我買回來……我不斷對自己要走的路產生懷疑,即使已經開始從事街頭畫家的工作,收入能夠養活自己後,我仍不停地反問自己:工作時間自由、收入還算不錯、又符合自己興趣的這份工作得來不易,必須惜福了;可是某一方面,當我每次忙碌地為人們組合他們的臉孔時,心裡卻不停地質疑這樣的畫匠作業能描繪出幾分現實的人生,不管是別人的,或是自己。

每天趕工似地快速描繪著人們的臉龐,同樣的線條同樣的用色……連續幾個月下來毫無轉變;我常常看著畫架旁堆滿的展示用肖像,完全感覺不出自己的成長。在學校時練就的技巧,這麼多年來一點進步也沒有……十五分鐘畫完的作品,交到客人手上一陣驚歎,禮貌性的誇讚、付款、我收下、然後換上新的畫布繼續畫出風格差異不大的作品;有些人要畫得唯美一些就多用粉彩、有人要畫得漫畫風格就畫個表情逗趣的誇張大頭、有人要藝術就下筆大膽抽象……但是那些都是完全相同的東西,我自己明白:欠缺內涵、沒有色彩的、依循生產線守則所壓製出來的商品,既沒有藝術性,甚至談不上創意。想像力最終的目的雖然不見得一定是創作,但是在一幅畫還沒真正完成之前,它都只是想像……而我的情況,有時候連想像力都是一種難得的靈感。

我一直想說的是:色彩並不可見。人類感官所能接收到的顏色,其實是光線經折射後被視網膜上有限的視神經捕捉到的電子信號;真正的色彩存在於人心深處,對於所見事物,從心靈之眼,透過濾鏡去看待的顏色。我們知道黑白,可是比白色更白的東西是什麼?比黑色更黑的東西又是什麼?超出了理解的範圍之外的事物,我們通常當它不存在。但是我知道會有一天遇得到,那比狂喜更喜悅的狂喜,以及比恐懼更恐怖的恐懼。這些理由,讓我幾度想放棄熱愛的繪畫;可是一旦不拿畫筆,我的生活反而更加陷入混亂……

也許父親心中也曾閃過同樣的疑問,也曾經想要努力追尋答案……(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