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說明八念是「佛教中的修持法門」之意義,現在解釋第二項「八念的修證」。
一、念佛:假使行人於清淨的道場中修行,心中有恐怖畏懼心,應當要念佛!因為佛是如來、世尊、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等具足十尊號的聖者。又佛具足三十二種莊嚴相貌、八十種形好、大慈大悲,也具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的智慧光明,神通無量,能度無量的眾生,救護一切苦難者,是吾等的大導師,我有此依靠,有什麼可害怕的呢?一念憶念佛的相貌、功德,恐怖心即除。
二、念法:法有兩種,一種是佛陀所說的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等,一種是佛陀所說的法義,即:布施、持戒、禪定、智慧、八正道及解脫、涅槃等。法,是佛陀所演說的,行人應當想:佛所說的法,能讓我們去除煩惱,身心得自在;而且,能在世間修學佛法,而脫離三界輪回的苦,是愚夫、智人所不能破壞的真理。
佛陀巧說的法,能離苦樂、常斷、有無的偏執,遠離一切的邪見,身心得安樂。我修學佛法,可得人天果報或三乘涅槃,我有什麼好恐怖的呢?一心憶念法的利益,恐怖心即除。
三、念僧:行人應當念僧,因為僧眾是佛的弟子,依戒定慧而成就五分法身,其中不乏有證初果、或二果、或三果、或四果的聖者,乃至一切的聖賢,他們是世間無上的福田,應受人天供養。他們或是聲聞僧、或是辟支弗、或是菩薩僧,神通智慧無量,能救眾生出離苦難,這樣的聖賢,是我的伴侶,我有什麼好恐怖的呢?一心憶念僧眾的修持,恐怖心即除。
四、念戒:行人應當念戒,戒能防非止惡,使身心安穩。
戒分:世間的有漏戒(在家戒)、出世間的無漏戒(出家戒);或是律儀戒與定共戒。律儀戒(外在的行儀規範),能遮除眾惡,使身心得清涼。定共戒(三乘聖者若發色界定,自然得到防非止惡的功能。)能遮除煩惱,使身心安樂。無漏戒,能破除無明煩惱,獲得解脫樂。我修學此戒法,有什麼好恐怖的呢?一心憶念戒德,恐怖心即除。(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