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蘇顯達 堅持分享有感音樂 郭士榛 |2019.01.12 語音朗讀 104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花之夢》專輯封面。圖/時大音樂、蘇顯達提供台南家的花園每年花兒盛開,蘇顥達都喜拍照留念。圖/時大音樂、蘇顯達提供 蘇顯達喜歡到處公益演出,用音樂散播愛心。圖/時大音樂、蘇顯達提供 演奏家舞台只有一次機會,不容失誤。 右為搭檔十多年的鋼琴家翁重華。圖/時大音樂、蘇顯達提供 蘇顯達認為,琴藝有所進步,很重要的原因 是因為有名琴加持。圖/時大音樂、蘇顯達提供 放假日蘇顯達常和太太一起出遊。圖/時大音樂、蘇顯達提供 文/郭士榛 一把小提琴陪伴蘇顯達走過30多年的音樂生涯,很年輕就攀上人生高峰,演奏足跡遍及全球33個國家。然而,這位人生勝利者並沒有忘記初心,行程儘管繁忙緊湊,但在能力範圍之內,仍會持續到醫院、安寧病房、安養院、育幼院、漸凍人病房公益演出,以琴聲安慰人們。蘇顯達表示,這類公益演出讓他深刻體會「施比受更有福、更快樂」。 在愛樂電台主持「迷人的小提琴世界」節目超過20年的蘇顯達憶及8、9年前,他在電台主持每周1小時的節目,以音樂在空中和聽眾交流,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是漸凍人的來函,「這位漸凍人竟然是鋼琴家彭怡文」,這事給了一直做公益的蘇顯達很大的震撼,更感悟到自己是幸運的人,可以健康的做喜歡的事,促使他更堅定要把音樂帶給大家,散播快樂。 畢業赴法留學遇重挫 「公益演出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生命付出,而面對音樂的舞台和人生,更要學會謙卑。」目前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首席的蘇顯達,由於大學第一名成績畢業,當完兵就拿到留法全額獎學金,內含機票、學費和生活費,因此當時毫不考慮就想先去法國試一年,沒想到這一年,竟是蘇顯達音樂路上第一次遇到大挫敗,「語言不通加上觀念、思考、拉琴的方法都不一樣,一年後只覺灰頭土臉,卻無顏打道回台灣。」 憑著不服輸的個性,蘇顯達努力衝破困難,最後不但順利畢業,也考上有百年歷史的巴黎市立交響樂團。「法國求學的養成期,老師是很重要的因素,歐洲的老師上課幾乎都不用說的,教你就直接做給你看,我也學到這樣的觀念和方法,當我的指頭要指向別人之前,會先指向自己(要求別人前,先要求自己),這就是我在歐洲留學所受到的訓練,既紮實又重要。因為對演奏者來說,舞台只有一次機會,不可能重來的。」蘇顯達把握每次上台的機會全力演出。 找機會演奏台灣音樂 在法國發展的很好,蘇顯達原本也計畫留在法國,但1986年時,當時的音樂界大老馬水龍邀請他回國,馬老師說:「你在台灣成長的,應回國貢獻所學。」就因受到這句話的感動和鼓勵,蘇顯達回到故鄉為台灣奉獻。 「在歐洲學西方古典樂,演奏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的作品,厲害的人比比皆是,沒什麼稀奇。」因此蘇顯達只要有機會上台,就會想辦法公開演奏台灣本土作曲家的作品,將台灣音樂帶上國際舞台,讓外國人認識台灣,也刺激本土作曲家創作,開啟一個好的循環。 感恩名琴多年的加持 走在音樂這條路上,蘇顯達的地位及成就非凡,但他始終抱著感恩的心,感謝人生中有貴人相助,尤其是20年前,因緣際會認識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蘇顯達感激地說,許文龍收藏名琴,也慷慨借給音樂家,「這20多年來,如果我的琴藝有所進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名琴加持。」 對於音樂,蘇顯達有很深的熱情,「其實我小時候並不喜歡學小提琴。」蘇顯達說:「父母親生於日本殖民時期,雖喜歡藝術卻沒有機會接觸,因而內心一直認為:小孩有機會就要學習藝術,可提升孩子氣質。」因而蘇顯達5歲時被父母送去學小提琴,印象中,和同伴一起玩,玩到一半就被叫回家,被媽媽逼著練琴,常可看到同伴投以同情的眼光,他直言,小時候真的很討厭小提琴。 藉由音樂堂堂走出去 「直到小學四年級10歲左右參加管弦樂團,拉得好可以四處表演、四處玩,才覺得拉小提琴也不錯,也願意花時間把小提琴練好。」成長於台南的蘇顯達,曾隨管弦樂團到台北表演,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那心情至今仍讓他面露雀躍,開心直說:「那真是個美好的世界。」 「人生的發展,往往超出自己想像,小學六年級,居然有機會因為小提琴而去了趟菲律賓。」1969年,當時和我國仍有邦交的菲律賓,因首都馬尼拉文化中心開幕,邀請台灣組一個親善訪問團,於是台灣派了一個兒童交響樂團赴菲表演,蘇顯達也是其中一員,整個過程風光一時,也讓他開了眼界。 考音樂系遭父母力阻 沒想到升國三時,媽媽要他放下樂器,專心準備聯考,認真讀書的過程中,蘇顯達發現讀書也沒有練琴輕鬆,反而讓他思念起拉小提琴的日子,高三選填志願時,蘇顯達立志要走音樂這條路。當他跟父母提出「想考音樂系」的想法,卻被父母徹底打回票說:「不可以,你是男生,考音樂系以後要靠什麼吃飯?」 蘇顯達笑說:「當時我只差沒簽切結書,跟父母親保證,我的未來我自己負責。」也因為這股熱情和信念,蘇顯達在專業上一直努力不輟,甚至多方發展,展現在音樂藝術領域也實踐在生活當中,贏得眾人的尊敬,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樂在其中。 「一個人若能在時間長河中走得久,愈會感慨凡事真的有老天的安排。」考上大學音樂系的蘇顯達,大二那年因恩師陳秋盛邀學生組了一個樂團前往荷蘭參加弦樂比賽,結果居然獲得世界冠軍,接著他們的樂團又去了巴黎、維也納,實際走過這些音樂之都,讓他更有信心走在音樂這條路上,也啟發他決定赴法留學的決心。 想盡情呈現音樂的美 蘇顯達回憶,會有今日的他,仍要感謝自己父母,因為他的母親雖然沒有念多少書,卻是「生活的實踐家」,「我們兄弟學琴,她只有說一句,『要就好好學,不然就不要學』,這給我很好的訓練,要就做到好,我深受他們影響,成為現在的我。」 隨年齡的增長和經歷累積,蘇顯達表示,他年輕時很在乎台下聽眾的評價或人數,現在反而不那麼看重了,「現在我只想分享有感的音樂給大家」,他珍惜每場音樂會的演出機會,更在意的是盡其所能呈現自己。「只要認真且保持熱情面對音樂,相信聽眾們都能感受得到。」 演繹名琴 音符傳出花香 2018年對知名小提琴家蘇顯達來說是很有福報的一年,他一人獨享兩把奇美博物館典藏名琴,出版了生平第一張心靈音樂專輯《花之夢》,演繹花兒的生命視角與領悟。蘇顯達說:希望大家:「聽到音樂,聞到花香。」 蘇顯達在製作這張專輯期間,最愛的父親病逝,讓他更深一層體悟生命,珍惜家人並感恩一切的擁有。「音樂是洗滌,希望讓大家聽了之後可以沉靜下來,這已經超越宗教。」蘇顯達說,每一首他都用理性與感性一起去分析,去詮釋,「音樂連結聽者的回憶跟感受,我拿到這些作品,發現我可以用我的琴音,把我的生命經驗透過這些音樂曲傳遞出去。」 蘇顯達解釋,每年看著家鄉門前的花圃,讓他感悟「花有盛放也有凋零,不只是花的生命歷程如此,放諸萬物也一樣,無人例外」,因此這次推出的心靈音樂專輯,他非常希望大家聽到音樂就能聞到花香。特別的是,專輯內還附有「花種子紙」,只要將紙入土栽植,便能種出屬於自己的花香夢想。 專輯收錄了〈花之夢〉、〈美麗四季─夏〉、〈水、花、人〉等13首原創樂曲。全輯主要以珍貴的奇美博物館鎮館之寶─朱塞佩.瓜奈里.耶穌所製作的小提琴「奧雷.布爾」演奏。其中〈向日葵〉一曲,特別以450年名琴加斯帕洛.達薩羅所製作的「艾爾.杜烏比」同時演奏,讓樂友比較兩把名琴的風采。 蘇顯達以花的視角詮釋對生命美好的體悟,有著大師級的成熟技巧,卻率真自然;用心雕琢每個音符,卻恰到好處,掌握的是音樂的感情,傳遞的是歷練後的心靈交流。蘇顯達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對音樂的熱愛與敬業,在一次次的演奏中,自然流露;也在一次次的生命歷練中,琴音更為寬容開放。 《花之夢》是蘇顯達第一張心靈音樂專輯,蘇顯達說:「音樂生涯中,自己一直非常富足,目前我只想分享最好的音樂給大家。」蘇顯達以音樂家的眼光讀譜,憑藉自己的演奏經驗、發自生活的感悟,直觀的演奏出自己與每一首曲子交會的心聲。 前一篇文章 嚴俊傑 創平台提攜古典樂後進 下一篇文章 71歲陳美燕用生命畫出感動力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盧世祥 以金繕工藝圓滿人間愛何歡劇團 藝術光芒展現大奇蹟傳唱 那些愛的小事謝三泰 熱愛攝影傳達真善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