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o2藝術美學」創辦人 詹秀葳以台灣原創美學教育打動兩岸父母心 文/謝其濬 |2015.11.29 語音朗讀 47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詹宗賢(左一)與詹秀葳(右二)姐弟,將深厚的親情延續成創業路上最有默契的美學夥伴,一起為幼兒美學教育努力。圖/親子天下提供 詹秀葳認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創作,透過提問了解孩子創作背後的想法。圖/親子天下提供 二○一五年,在媒體的安排之下,詹秀葳跟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以創業為主題,進行了一場對談。台上兩位講者侃侃而談,現場觀眾驚訝地發現,原來舞台上充滿藝術家氣質的高雅女士,其實是個穿梭兩岸的企業家,而這條創業之路她已經默默走了十年。圖/親子天下提供 上海東綉會館,於二○一三年成立,以旗艦形象,打造品牌記憶。圖/親子天下提供 書名:《美力,孩子看不見的競爭力》 故事提供:詹秀葳 作者:謝其濬 圖/親子天下提供 二○一五年,在媒體的安排之下,詹秀葳跟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以創業為主題,進行了一場對談。台上兩位講者侃侃而談,現場觀眾驚訝地發現,原來舞台上充滿藝術家氣質的高雅女士,其實是個穿梭兩岸的企業家,而這條創業之路她已經默默走了十年。 沒有背景和資源的詹秀葳,為了孩子的求學障礙白手起家。從一個單純想要陪伴孩子長大的母親,到如今成為前進中國大陸十六個城市的台灣創業家。十年的經營,在兩岸三地遍地開花。目前已有六十個營運據點,預計二○一八年將擴張至三百個據點。 培養裝備一生的能力 一大清早,詹秀葳便從台中出發,前往桃園機場搭機。此行目的,是飛往中國幾個重點城市,向當地的家長推廣幼兒美學教育。近五年來,她幾乎每個月都要往來奔波。中國對早教的需求及渴慕,讓她有很大的責任與焦慮,卻也點燃她教育工作的使命與熱情。 「教育不能只是評量和分數,我們希望透過美學教育,帶給孩子創意和自信的未來。」詹秀葳回首自己的成長歷程,美學教育普遍遭到忽視,與「美」相關的科目,包括了美術課、音樂課、工藝課,經常被挪去上被認為更重要的數學、英文課。有些家長甚至認為,孩子未來又不是要當藝術家,這些課程的意義不大。 詹秀葳卻認為,美的力量來自於幼年時期的扎根,透過持續學習累積的深厚底蘊,讓孩子本身樂於學習,才會產生自發的動力。然而,許多家長總是用制式化的標準來評斷孩子,很容易讓孩子逃避學習,畏懼表達自己的想法。 近幾年,兒童美學教育已逐漸成為一門顯學。不論在台灣、中國,每當詹秀葳演講或是舉辦說明會,總是獲得台下家長熱烈的回響。愈來愈多父母相信,美學將幫助孩子培養未來必備的能力。但美學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什麼呢?詹秀葳觀察到「對孩子來說,美學教育其實不是競爭力,而是快樂。當快樂啟動孩子自發的學習後,我們相信隨之而來的勇氣、創意、自信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將成為孩子裝備一生的禮物。」 詹秀葳沒有藝術背景,又非學教育出身,是什麼樣的起心動念,讓她決定自創品牌,走上幼兒美學教育推廣這條路? 兒童美學教育的推手 這個故事的開端,要從詹秀葳自身的孩子說起。那年,正當詹秀葳在大學的教育工作如魚得水時,念國小三年級的兒子卻出現了狀況。原來,天性熱情、愛問問題的兒子被學校老師斷定可能患有亞斯伯格症,建議詹秀葳帶孩子去看心理醫師,更暗示最好辦理轉學。 當時,學校彷彿已經放棄了孩子,這在詹秀葳心中造成了很大的震撼。她深有感觸,原來,不管上再多的才藝班、還是選讀再嚴格的學校,父母都不應該輕忽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陪伴與責任。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崛起,愈來愈多家長重視下一代的競爭力。詹秀葳表示,跟台灣家長相比,中國家長對於幼兒美學教育的反應和熱情,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現任Otto2藝術美學兩岸執行副總,同時也是詹秀葳的弟弟詹宗賢則指出,根據他的觀察,中國的家長比起台灣的家長,更在乎孩子未來的競爭力,也因此,會給孩子更多壓力,覺得孩子既然來學畫畫,就一定要「畫得好」。 針對此點,詹秀葳認為,美的學習,該是家長給孩子最寶貴的生命禮物,而非負擔,她提倡幼兒美學教育的重點,其實不是「上課」,而是一種「遊戲」,讓孩子無拘無束地玩線條、玩色彩、玩媒材。為了讓孩子充分發展五感,詹秀葳打造的Otto2藝術美學王國,就是以「遊戲、體驗、探索」做為出發點,透過每一次的「遊戲」,讓孩子可以快樂學習,感受美的能量。 今年十二月,詹秀葳在親子天下邀請下將幼兒美學機構「Otto2藝術美學」的經驗,出版成《美力,孩子看不見的競爭力》一書。希望透過分享Otto2研發的「蜂巢式創意啟發」課程,讓大眾理解美學並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而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體現的生活態度。 最艱難的時刻 擔任孩子的守護者 每周李薔(化名)都會帶著孩子到Otto2習畫。然而,二○一五年四月三日,卻是李薔無法忘懷的日子。 前一天,她一對雙胞胎中的妹妹小樂樂跑來跟她說:「媽媽,我肚子痛。」李薔便帶著女兒去一般的診所看診,醫生摸了摸孩子的肚子,也驗了血,然後跟李薔說:「別擔心,應該沒事。」李薔也不以為意,便帶著女兒回家。 第二天下午,李薔在上班時,接到媽媽的來電,說小樂樂還是肚子痛得難過,連午覺都沒法子睡,李薔心想這有點嚴重,下班後,便跟先生帶著女兒,去規模大一點的醫院看診。 到醫院時,女兒肚子疼得一直尖叫,醫師便安排孩子去做超音波檢查,結果醫師一看片子,臉色為之一沉:「怎麼現在才來看診?孩子肚子裡已經有腫瘤了。」 醫師告訴李薔,小樂樂肚子的腫瘤是惡性腫瘤,而且已經開始潰爛了。當下,李薔如聞晴天霹靂:「才三歲多的孩子,怎麼就得了惡性腫瘤?」在醫師的囑附下,李薔趕緊幫女兒辦了住院,卻面臨病床全滿的窘境,只好住在走廊,更糟的是,隔天就是清明假期,醫師連續休診三天,想到女兒正在跟死神拔河,卻找不到醫師來救命,李薔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Otto2率先伸出援手 在那一天之前,李薔原本覺得自己深受命運之神的眷顧。她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姑娘,在學校念的是財務,畢業後也是在醫院負責財務工作。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大樂樂和小樂樂後,李薔決定要圓夢,她毅然辭掉工作,投入創業,從事監控器材的丈夫也全力支持她。 在事業上很有企圖心的李薔,也是個愛女心切的媽媽。中國的家長很重視「早教」(早期教育),李薔也不例外,便積極安排孩子去上一些早教課程。她平時常去運動的健身房,就在Otto2上海康橋會館旁邊,得知這裡提供孩子繪畫課,正好小樂樂很愛畫畫,便前來造訪,並請老師安排試聽。 孩子在教室試聽時,她在外頭等著,看見有個孩子哭了,老師便抱起來哄著,「孩子哭了多久,老師就哄了多久。」李薔回憶,老師對孩子展現的耐心,讓她印象非常深刻,便決定讓女兒成為Otto2的學員。 李薔直言,「其實,我就是每年花點錢,送孩子來上『早教』,也不會想太多。」送孩子來上課時,偶爾會遇到康橋會館的館長Lisa,會打個招呼,但也絕對談不上深交。她沒想到,當孩子面臨生死交關時,第一個伸出援手的人,就是Otto2的Lisa。 四月三日晚上,心急如焚的李薔,向朋友廣發訊息,希望能得到幫助,然而她之前任職於浦東地區的醫院,小樂樂住在浦西地區的醫院,是兩個不同的醫療體系,李薔之前的人脈完全派不上用場。那個晚上,小樂樂肚子疼得一晚上沒睡,李薔也徹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在其他親友出現之前,最早到醫院來探訪李薔母女的人,竟是Lisa和她的婆婆。原來,Otto2的老師得知小樂樂生病的消息,當天晚上便在Otto2和學員家長的微信群組中貼出求救訊息,看看有沒有人可以提供醫院的資源,結果獲得了正面的回應,Lisa便趕緊來醫院告知這個好消息,因為自己的婆婆也曾經罹患癌症,Lisa便請她陪同前來探視,以她自身抗癌的歷程勸慰李薔要寬心。 在其他學生家長的協助下,小樂樂順利住進了病房,並緊鑼密鼓安排後續的療程。 主動回去上畫畫課 小樂樂罹患的是名為「腎母細胞瘤」的疾病。李薔解釋,這種疾病的肇因,是孩子在母體時,腎臟有部分細胞未發育成熟,日後惡化為腫瘤,一歲到四歲是發病高峰,所以小樂樂才會年紀這麼小,就成為腫瘤患者。 小樂樂出院後,主動提到想回Otto2上畫畫課,李薔心想,孩子在家,大人不是叫她喝湯,就是吃藥,整天悶著,也不是辦法,加上醫師也說,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建議孩子可以適度接觸外界,對於恢復健康會有幫忙,於是李薔就請Lisa安排,讓小樂樂每個星期能來上一次畫畫課。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美力,孩子看不見的競爭力》) 小檔案 詹秀葳,台灣幼兒美學教育機構「Otto2藝術美學」創辦人。2000年創辦美林藝術文創,2005年創立Otto2藝術美學品牌,2010年上海直營店成立,2012年開始擴張至大陸市場,目前兩岸共有60個據點。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詹秀葳和普天下父母一樣,心中期待能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然而,因為孩子人生中意外的曲折,讓她深深體會到,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到不自由與不快樂,極有可能造成學習輸出上的障礙。 這個親身經驗,激起她心中一股勇敢力量,明知不可能改變學校現存體制,但是真心希望為失去自信與快樂的孩子們做點什麼,於是她毅然決然地投入美學教育的事業,創辦了Otto2藝術美學。 前一篇文章 久裕興業科技集團總裁 陳俊雄 山不轉路轉 苦心造就科技集團 下一篇文章 漢能控股集團董事長 李河君 堅守太陽能 秉持「一九法則」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劉家琨 40年扎根本土長成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