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過 分

星雲大師 |2008.09.24
1964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佛教講究修行要「中道」,不偏左、不偏右,是為「中」;不執著、不鬆懈,也是「中」;不空不有、不苦不樂、不冷不熱、不多不少,都是「中」。凡一切事,如果超越中道,就是過分;過了分,就會出毛病。

飯菜好吃,吃得太多,過分暴飲暴食,當然會產生疾病;即使滿漢全席,奢侈浪費,也會吃出毛病來。正常的睡眠,是為了補足精神,恢復體力;但是睡得過分,造成精神懶散,萎靡不振,甚至還會睡出許多毛病來。

不只吃、睡過分會產生問題,有時候用力過分、用腦過分、用計過分,都會有不良的後果,所以凡事不能過分,是為上策,例如:

一、用人不要過分:世間事情,都要靠人而成,尤其要靠集體創作,所以人要有組織、有安排,要能因才適用。一般「大才小用」,力有過剩;用人太少,事情不能辦成。用人不當,不管太多、太少,所謂「七個廚子八個客」,或是「忙死了廚子餓死了客」,都是過分不當。

二、說話不要過分:人與人之間,不能不說話,但是說話太多,說了過分的話,只會壞事。有的會議,簡單的問題,由於說話不當,想法複雜,即使集思廣益也不能解決問題。一場國際交涉,使臣的說話,有的「一言以興邦」,有的「一言以喪邦」。語言低調,事情能成;語言過分尖銳、傲慢,不但傷人,而且事情不能成功。春秋戰國時,出了不少說客,如蘇秦、張儀、范睢、李斯,都是一流的優秀說客,都是善於說話者。再如「觸讋說趙太后」與「馮諼客孟嘗君」,觸讋把已經決定不讓長安君到齊國當人質的趙太后說動,讓她改變心意;溤諼替孟嘗君用巧計說動齊泯王,得以重回朝廷執掌相印,都是因為善於言詞,所以說話要善巧,但不能過分。

三、用度不要過分:泉水涓涓,細水才能長流,不能過分汲取;力氣大小,量力而為才能持久,不能過分勞動。牛馬負重,超過體力所能,不能得到充分休息,將導致死亡;人力亦復如此。尤其錢財要能量入為出,只有三百,不能支出五百;只有五千,不能支出八千。超額支出,就如同過分開發;一旦過分用度,入不敷出,只得舉債度日,但是等到債主上門時,日子就更加辛苦,更加難過了。

四、欲望不要過分:人間的生活,離不開「欲望」。「欲」是生命的源頭,人是因為「欲」而有生命的,生命要「欲」來維持,這也是正常的事。佛教講「五欲」,除通俗的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之外,色、聲、香、味、觸也是五欲。生活中完全遠離五欲,生命無法存在,適當的五欲需求,還算正常;如果過分貪戀五欲,就為欲所牽引,尤其過分縱欲,人生的麻煩就會隨之而至。

五欲當中,有人過分好財,有人過分好色,有人過分好名,有人過分好吃,有人過分好睡;節欲是生存之道。佛教以希求真理法財來代替財欲,用希求慈悲智慧來代替色欲,用希求道德人格來代替名欲,用希求法喜禪悅來代替食欲,用正當休息來代替睡欲。因為過分縱欲,有害於人;懂得適當的疏導,欲望也是生存之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