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領袖艾哈 胸懷寬容獲殊榮

人間社記者觀雋綜合外電報導 |2008.08.07
517觀看次
字級

印尼社會正義之聲 領導3千萬成員 拒絕聖戰」號召 麥格塞塞獎」表彰 促進和平功蹟

【人間社記者觀雋綜合外電報導】以菲律賓已故總統名字命名的「麥格塞塞獎」今年得主出爐,由印尼穆罕默德協會前主席艾哈邁德(Ahmad Shafii Maarif 上圖/取自網路)獲得這項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殊榮,頒獎典禮於八月三十一日在菲律賓首府馬尼拉舉行。

麥格塞塞獎設立於一九五七年,每年頒發一次,分別授予在政府服務、公共服務、社區領袖、和平與國際諒解以及新聞、文學、藝術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個人和機構,成立的該基金會表示,為了表彰艾哈邁德致力促進和平與國際了解,引導穆斯林懷抱寬容與多元化為基礎,以期達成印尼與世界和平。

今年七十三歲的艾哈一九三五年生於西蘇門答臘,透過家人和早期教育,他接觸到穆罕默德協會倡導的改革伊斯蘭教。該協會是印尼重要的社會宗教團體,一九一二年在日惹成立,其宗旨是使伊斯蘭教適應印尼的現代生活。

艾哈大學畢業後擔任教職,後赴美芝加哥大學就讀,專攻伊斯蘭思想並取得博士學位,一九八○年代,成為穆罕默德協會領導人物。

一九九八年,獨裁統治三十年的蘇哈托垮台,引發動盪的教派衝突。艾哈邁德領導穆罕默德協會及其三千萬成員,秉持對於國家邁向民主、良好治理的新希望,成為一股保持冷靜與克制的力量。當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發生暴力事件時,艾哈提醒穆斯林奉行伊斯蘭教「人人平等」的教理,率先引導宗教對話,警告挑釁者不要煽動恐懼和仇恨,抵制權力的陷阱及政治的號召。

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後,艾哈發表,恐怖主義不是伊斯蘭教真實面目。他與其他溫和派領導人,同聲譴責九一一事件是違反人性的罪行,敦促印尼穆斯林拒絕參與「聖戰」的號召,並進行平和的抗議活動。

已退休的艾哈,珍惜作為一位獨立思想家、青年人導師的角色。他說,我們必須學會超越個別的國家,從全球角度以及從人類與正義的觀點來看世界。事實上,正義是「全球智慧」的關鍵,沒有正義,世界將永在歧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