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義》談青少年心理輔導與治療

◎蔡雅如 |2008.07.24
1059觀看次
字級

前陣子讀報注意到一則新聞,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二○○八年希望獎章得主為五位青少年,他們過去曾經是前科犯或中輟生,在輔導及醫療介入下,有的成為職場達人,有的重回家庭,協助家計。或許就社會功能觀點而言,他們僅從失能回復到一般水準,但是從青少年心理的角度來看,文章字裡行間透露出,心境轉變過程的躊躇不定,並且映襯出結果的可貴。

青少年處於思想日趨成熟的階段,著重意識形態,但觀念尚未成型;感情敏銳豐沛,牽動出強烈的行動力。面臨社會期待、同儕價值觀、兩性議題的衝擊,有時加上原生家庭不良的關係,勢必承受許多壓力。學者哈維葛斯特的理論,青少年共有九項重要的發展任務,若階段性的任務無法達成,未來人格的成熟度就不夠健全。

九項任務分述於下:一、接納自己的外觀、適當的表現男性或女性特質;二、與同年齡的同性及異性發展適當的人際關係;三、情緒及生活獨立照料的能力;四、追求經濟獨立,以期有一天自立更生;五、找到職業性向及所長,準備投入工作職場的自我充實;六、發展符合社會期待的技能;七、表現負責任的行為;八、是為將來婚姻與組成家庭作準備;九、建立價值觀,以符合現實生活需求。

精神科除了強調完整蒐集資料以找出問題的癥結外,對青少年族群的問題以心理治療為優先考量,藥物治療視病情緊急或嚴重度而介入。認知改變策略包括:一、讀書治療:透過閱讀合適書籍,以培養正確之人生觀和道德價值觀。二、理情治療:透過理性思考之過程,以改變其情感和行為。三、意義治療:培養案主對生命及生活意義之正確認知和肯定。視障礙的不同給予適當藥物,包括抗焦慮藥、抗憂鬱藥以及精神安定劑。

誠如文首所提獎章之名│「希望」,因為這群青少年為自己及社會大眾帶來希望,許多人因此感動。的確,對我而言,與青少年一起工作最愉快的事情,莫過於與他們一起展望無窮又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