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周末包機今天進入第三周,來台的陸客是「一般」觀光客,各航線班機幾乎訂位額滿,顯示需求旺盛。
日月潭是大陸觀光客必遊景點,但船屋卻意外成為爭執焦點。
日月潭船屋本是原住民邵族傳統捕漁用的四角吊網,日久變成鐵皮屋,甚至有兩層樓,還有人經營水上民宿、水上KTV,成了民宿和餐館的綜合體,卻是水上大違建。南投縣政府有意管理,讓船屋外觀講究些,集中在一定水域,並限定一樓為限,高度不得超過四公尺,但草案被議會退回,希望放寬為六公尺。
香港維多利亞港四周都是摩天大樓,港灣裡卻停泊著清代老帆船,不少遊客專程去搭帆船;日月潭船屋不止可搭乘,還能用餐、住宿,其實不輸香港。
日月潭船屋是邵族的傳統文化,也是全台僅有,若能輔導轉型,把破舊的船屋改建成符合安全、環保、美觀的富有機能性船屋,必能有助觀光。
至於府會爭執的限高四或六公尺,只要請結構技師審核即可,有什麼好吵?
其實,低地國荷蘭早就發展漂浮建築、兩棲住宅,運用順水行舟道理,在阿姆斯特丹附近興建四十八幢河上兩棲住宅,不但抗洪,也成為觀光客必看的風光,荷蘭前年還舉辦建築設計比賽,獲得首獎的「漂浮城市」,完全建築在水上,以浮橋連結。
由於實驗成功,荷蘭已擴大規畫在十五個洪水區建造;美國、英國也計畫在低窪地區興建兩棲住宅。
至於船屋排放的污水,以現代科技不難解決,如荷蘭是以污水管連接陸地。南投縣府既然想要輔導合法化,就要有效管理,如有業者偷排放,可取締重罰。
目前南投縣府會所爭執的問題,都不夠國際觀,建議參考荷蘭經驗,或請國際級的觀光飯店業者經營,整體規畫船屋,成為具有特色的「漂浮民宿」,讓觀光客「逐水而居」。
丘惠珠(南投市/觀光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