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往事】巷弄裡的鋼琴聲

文/米多粒 |2024.05.06
94觀看次
字級

文/米多粒

從住家到最近的捷運站,步行約十分鐘,我總喜歡避開吵雜的大馬路,穿越彎曲的小巷弄,雖然有時經過人家的後門,飄來各種味道,如家常飯菜香、沐浴用品的香、當季的花香,還有每個家庭獨特的味道,甚至微微的水溝味兒,我都照單全收,因為那是一種幸福的味道。

除了嗅覺上的受,還有聽覺上的受,如廚房中家人的對話、父母叮嚀孩子作功課的指令、電話的對談、超商門開的叮咚聲、鍋具發出的碰撞聲、樂器的彈奏聲、有時還夾雜著叫罵聲。前些日子在巷弄行進間,傳來了斷續的鋼琴聲,讓我憶起小時候學琴的時光。

受日治教育的先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在五○年代收入不豐卻食指浩繁的情況下,仍堅持女孩該學鋼琴。那個年代,學鋼琴儼然是一種時尚風氣,省吃儉用的母親,分期買了一台鋼琴,開啟了我們姐妹的學琴之路。

當時的教育不若今日活潑多元,每天犧牲玩樂時間,彈著枯燥的練習曲,自忖少了些音樂細胞的我,多次想放棄卻沒膽量提出,深怕辜負母親為我鋪設的音樂系之路。三年後,升上初中,終於以功課壓力大為由,忐忑的跟媽媽提出。還記得當時媽媽嚴肅的要我想清楚,還要我以後不要後悔,感謝媽媽在投資了這麼多之後,願意尊重我的選擇。

等到自己當了媽媽,才了解父母親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我也讓孩子學鋼琴,因為我覺得它是所有樂器的根本,也讓他們在鋼琴之外選擇自己想要的樂器,我不期待他們成為音樂家,只想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只願他們將來在壓力來臨時,有個紓壓的管道。如今慶幸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兩個孩子走在與音樂沾上邊的辛苦藝術路上,卻甘之如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