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民俗台灣(20-7) 生產生態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4.04.05
141觀看次
字級
新竹原住民採集蓪草莖 1931年,新竹州花蓮港廳的原住民正在採集蓪草,蓪草莖中有著柱狀的白色髓心,由工人將髓心旋轉削切後再加工,製成薄片原料,可作為特殊的畫紙。又由於蓪草易染色、塑形的特色,可作成高品質的假花。 清代的商人聘請畫家,使用蓪草材料繪製中國主題的外銷畫,大量出口,受到西方人的喜愛。蓪草產業隨之蓬勃發展,台灣新竹一帶的蓪草產業也跟著興旺起來。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將蓪草列為重要殖產項目,拓展蓪草紙業與手工藝品,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傳統麵線工坊 1915年,台南一家傳統麵線工坊,師傅將拉長的麵線置於架上晒乾,後方為傳統的工坊建築。麵線使用精麵粉作為原料,加入精鹽、番薯粉、食用油等佐料,使用手工拉成。在閩東、興化、閩南、閩北、潮州、海南、客家等民系中都很流行,不過做法各不相同。 不同於北方麵條,麵線較為柔軟,入口即化,在台灣甚至有去霉運的意涵,是具有濃厚民俗意味的美食。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山地腦寮的蒸氣 1930年,山地的腦寮,製作樟腦焚燒蒸餾所產生的蒸氣,冉冉上升。樟腦是台灣重要的出口產品,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且須在高溫下工作。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婦人在樟樹上刨片 1930年,大濁水溪附近,一名婦人正在砍伐的樟樹上刨片。先由工人將樟樹砍下,再做刨片的工作。製腦的腦寮因地利之便,均設在林區。 台灣最早從鄭成功時代,即由福建引進傳統的製腦技術,為清朝時期台灣的重要出口大宗,日本殖民政府則進一步將樟腦列為專賣,大幅增加產量,賺取更多的利潤。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腦寮裡的冷卻容器「腦田」 1930年,腦寮裡的長方型冷卻容器──「腦田」。裝乘流動的山泉水,將蒸餾桶接管出來的油氣與水氣冷卻後,樟腦油即浮在水面上,再進行油水分離取油。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工人在樟樹上刨木片 1930年,工人用斧頭在樟樹上刨木片。樟腦製作過程是先將樟樹砍倒,在樹幹上刨木片,然後運到腦寮焚燒、蒸餾、結晶,成為台灣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新竹婦女「撩草」 1931年,一名婦女正在裁切蓪草紙,用蓪草的髓心旋削而成,稱之為「撩草」,這項工作需要巧手,所以大部分由婦女從事。新竹有許多蓪草工廠,為興旺的外銷產業。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傳統麵線工坊

1915年,台南一家傳統麵線工坊,師傅將拉長的麵線置於架上晒乾,後方為傳統的工坊建築。麵線使用精麵粉作為原料,加入精鹽、番薯粉、食用油等佐料,使用手工拉成。在閩東、興化、閩南、閩北、潮州、海南、客家等民系中都很流行,不過做法各不相同。

不同於北方麵條,麵線較為柔軟,入口即化,在台灣甚至有去霉運的意涵,是具有濃厚民俗意味的美食。



山地腦寮的蒸氣

1930年,山地的腦寮,製作樟腦焚燒蒸餾所產生的蒸氣,冉冉上升。樟腦是台灣重要的出口產品,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且須在高溫下工作。



婦人在樟樹上刨片

1930年,大濁水溪附近,一名婦人正在砍伐的樟樹上刨片。先由工人將樟樹砍下,再做刨片的工作。製腦的腦寮因地利之便,均設在林區。

台灣最早從鄭成功時代,即由福建引進傳統的製腦技術,為清朝時期台灣的重要出口大宗,日本殖民政府則進一步將樟腦列為專賣,大幅增加產量,賺取更多的利潤。



工人在樟樹上刨木片

1930年,工人用斧頭在樟樹上刨木片。樟腦製作過程是先將樟樹砍倒,在樹幹上刨木片,然後運到腦寮焚燒、蒸餾、結晶,成為台灣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新竹婦女「撩草」

1931年,一名婦女正在裁切蓪草紙,用蓪草的髓心旋削而成,稱之為「撩草」,這項工作需要巧手,所以大部分由婦女從事。新竹有許多蓪草工廠,為興旺的外銷產業。



新竹原住民採集蓪草莖

1931年,新竹州花蓮港廳的原住民正在採集蓪草,蓪草莖中有著柱狀的白色髓心,由工人將髓心旋轉削切後再加工,製成薄片原料,可作為特殊的畫紙。又由於蓪草易染色、塑形的特色,可作成高品質的假花。

清代的商人聘請畫家,使用蓪草材料繪製中國主題的外銷畫,大量出口,受到西方人的喜愛。蓪草產業隨之蓬勃發展,台灣新竹一帶的蓪草產業也跟著興旺起來。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將蓪草列為重要殖產項目,拓展蓪草紙業與手工藝品,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



腦寮裡的冷卻容器「腦田」

1930年,腦寮裡的長方型冷卻容器──「腦田」。裝乘流動的山泉水,將蒸餾桶接管出來的油氣與水氣冷卻後,樟腦油即浮在水面上,再進行油水分離取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