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地下水年出流量 約半座石門水庫

 |2024.03.22
29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今天為「世界水資源日(World Day for Water)」,倡導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成為全球重要的課題。近期台灣石門水庫水情吃緊,水量僅剩7070萬公噸、蓄水率34.5%,但國立中央大學調查卻發現,桃園市新屋地區的海岸帶地下水出流現象非常強勁,每年出流量高達1億公噸,相當於半座石門水庫容量。

中央大學昨天宣布這項調查成果,並刊載於新一期《水文學雜誌》(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

研究團隊指出,台灣年降雨量約2500毫米,約全球平均的3倍,但因台灣地形梯度較大,60%流入海洋,只有5%在含水層,盡管降水量高但水資源有限。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倪春發表示,海岸帶地下水出流是地下水直接流進海洋的自然現象,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中央大學TaiCOAST臨海工作站自2021年開始進行新屋的海岸帶地下水出流量調查,發現即使在2021年大旱期間,台灣面臨56年來最嚴重的缺水危機時,出流量仍相當豐沛。

研究團隊鑽井深入地下100公尺,發現打出的仍是淡水,經計算後發現新屋地區的海岸帶地下水出流量每天可達30萬公噸;近年來調查結果更發現,新屋區往北海岸出流量有更高潛勢,顯示桃園海岸帶整體地下水出流量更為可觀。

應用地質研究所副教授王士榮則說,原先想說因新屋台地地形、水利梯度大,才有大量地下水,後來其他成員發現新竹沒有,這個特徵在桃園強勁,可能因桃園海岸線水文地質特性佳,加上透水能力好,才使出水量大。

他表示,雖然發現地下水出流量資源豐沛,但如何汲水開發,不致造成海水入侵及地層下陷,涉及政策、科學及工程等多重挑戰,還需兼顧出海口生態平衡,才能造福國家社會。

大陸缺水 推首部節水法規

除了台灣關注水資源,中國大陸國務院前天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將對主要農作物、重點工業產品及服務業等實行用水定額管理;對行政區域實行年度用水總量控制。

《節約用水條例》是中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相關部門負責人稱,中國人多水少,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節水是解決水安全問題的關鍵。此外,中國淡水資源人均擁有量,僅為全球平均值的1/4,是全球13個貧水國家之一,節水是中國治水的首要任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