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公告公共藝術修法 年輕藝術家恐消失

 |2024.03.15
425觀看次
字級
文化部昨(14日)公告公共藝術法修正草案,提出刪除代辦字眼等十大改革。圖為台北市立美術館外公共藝術作品《紅不讓》。圖/記者張睿杰

【本報台北訊】公共藝術設置因流程複雜,造成興辦單位如學校,必須求助代辦公司,監察院日前發表調查報告,糾正文化部關於公共藝術代辦引發的亂象。文化部14日公布「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修正草案,提出簡化流程、刪除代辦字眼、正名專案管理廠商、強制揭露執行暨徵選小組等十大改革方向。

藝術界支持修法簡化流程,但憂心新法鼓勵250萬元以下案子不做公共藝術,會讓年輕藝術家失去機會,「消滅代辦」變成「消滅年輕公共藝術家」。

文化部表示,經統計,公共藝術設置約有六成五為250萬元以下案件,其中學校為興辦機關者逾六成。為鼓勵興辦機關自辦,「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修正採分級辦理,鼓勵250萬元以下案件,自行辦理包含公共藝術教育推廣、民眾參與、環境美感等軟體活動,其流程簡化僅須擬具基本計畫表送審議會核定即可,預計可大幅減少六成代辦案件。

台北市立美術館外公共藝術作品《泉水》。圖/記者張睿杰

不過慕何藝術公司負責人蕭芷倩認為,成熟的公共藝術必須靠經驗累積,年輕藝術家多是靠接250萬元以下的小型公共藝術案子當敲門磚。如果新法直接將「鼓勵250萬以下案件辦理軟體活動」寫入辦法,興辦單位多半會放棄做流程較複雜的硬體公共藝術,當年輕公共藝術家失去做小案的機會,未來如何有機會發展出完整成熟的公共藝術作品。

蔚龍藝術總經理王玉齡說,擔心文化部修法本為「消滅代辦」,最後變質為「消滅年輕公共藝術家」。胡氏藝術執行長胡朝聖也說,不能從菁英角度看學校型公共藝術,讓學童在設置公共藝術的校園中成長,也是藝術教育中重要一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