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間】此心安處 是吾鄉

文/孜孜 |2024.03.15
228觀看次
字級

文/孜孜

三年多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我的生活,重新學習並開啟始料未及的退休生涯。

先是離開高壓忙碌的職場,繼而由交通便利、生活機能佳的都會區,搬到人煙相對稀少,較易維持社交距離的偏僻海邊。性喜獨處的先生,每天看海吹風、觀日踏浪,過得自在逍遙、如魚得水。但對不會開車或騎機車,卻得張羅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的我而言,實在造成頗多困擾。

每當我至市區採買後提大包小包返家時,即使照手機APP顯示的公車班次等候,仍得夾在車水馬龍的人潮中,盯著跑馬燈梭巡,可嘆的是,最常映入眼簾的是:「目前未發車、末班車已過或尚需八十九分鐘……」真是無奈卻又投訴無效。囿於交通委實不便,相對限縮參與活動的意願,這與我原先預期的退休規畫差距甚遠。

雖然網路無遠弗屆,但人的溫度無法被取代,離群索居亦非易事。對我而言,最不習慣的莫過於朋友的疏遠了。昔日有熟識的鄰居守望相助,住家附近有交情深厚的閨密一起散步談心;如今常是形單影隻出外健走,獨自探索陌生環境,偶而與一群兇猛流浪犬狹路相逢或咆哮對峙,往往嚇出一身冷汗,驚恐之餘,難免唏噓且悵然。

最近讀到蘇軾四十六歲時寫的〈定風波〉,最後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儼然醍醐灌頂,深得我心。的確啊,相較於古賢文豪數度被貶謫、放逐的抑鬱愁悶、有志難伸,我已夠幸運了。不僅衣食無缺,還能利用閒暇,透過網路或至社大選修各類課程,認識不同領域的新朋友,並與數位年紀相近的熟齡姐妹合組讀書會,討論共同關心的生活面向及生命議題,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雖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我們還有一二啊!凡事繫於一念之間,但凡想要的或許不少,可真正需要的並不多;別想我們匱乏的,珍惜手中擁有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念一轉,隨緣自適,身心安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