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孟昶愛食日一盤

文/朱振藩 |2024.03.11
142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在五代十國時,後蜀之主孟昶,寵愛花蕊夫人,歸降宋朝亡國。花蕊夫人的〈奉召作〉,道出淒苦心聲,成為千古名作,其詩云:「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閨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後隨孟昶歸宋,盼為祖國雪恨,積極圖謀未果,飲箭香消玉殞,不愧女中豪傑。

山藥在四川,有「白苕」之稱,據《群芳譜》載:「處處有之,南京者最大而美,蜀道尤良。」孟昶喜歡食此,每月首日食素,一定享用白苕,侍奉宮人見狀,戲稱為「日一盤」,此載於宋人陶穀的《清異錄》中。

山藥食法多樣,以此施於烹飪,最常見者有炸、蒸、煮、炒等。在歷代菜譜中,首先出現的,為「方山炸薯藥」。典出唐人韓鄂《四時纂要》所引的《方山廚錄》,指出:「去皮,於篣(笊)篱中磨涎(黏液),投百沸湯中,當成一塊,取出,批為炙臠(切成烤肉串那樣的塊狀),乳腐為罨炙(摻上奶豆腐醃一下再炸)。素食尤珍。

就製作工藝看,它採取裸炸法,即直接炸生的。先把山藥塊汆,使色金黃不褐,雖為初步階段,但特重視火候,今之廚師仍視為看家本領。其原因無他,蓋山藥中所含澱粉酶,經開水一燙,將使其失活,防止進一步水解成焦糖,同時表面糖分變少,故而呈漂亮的金黃色,賞心悅目。另,到了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中,炸山藥的製作已更進一步,成為熟山藥掛糊後再炸,多了一些工序。

到了清末民初,「拔絲山藥」當道。據《素食說略》載,其法為:「去皮,切拐刀塊,以油灼之,加入調好冰糖起鍋,即有長絲……京師庖人喜為之。」這款家常甜菜,一度盛行北京。先切成滾刀塊,以開水焯,瀝淨水分,炒鍋置旺火,油燒七分熱,入山藥浸炸,接著顛翻之,俟糖汁裹勻,即能拔出絲。其特點為色澤黃亮,質地香脆且甜美。

此外,山東名菜「拔絲金棗」及「蜜汁金棗」,亦風行一時。

後者為上海「國際飯店」的名菜,以山藥和糯米粉上籠蒸熟後,碾成細泥,用棗泥作餡心,包入由山藥與糯米粉製成的麵皮內,逐個搓棗子形,放油鍋炸至金黃色,調入蜜汁,趁熱食之,甜香糯軟,老少咸宜。至於前者,則從山藥包入豆沙餡,呈金棗形,再以拔絲法烹製而成,其特色為脆甜而帶山藥、豆沙之香味,常充做筵席之高檔甜菜。

又,《素食說略》中的山藥製作尚有四法,分別為「炸山藥」、「鹹蒸山藥」、「蒸山藥」與「山藥臡」。

「山藥臡」類似山類泥。而「炸山藥」,乃將山藥「切塊,按五分厚、一寸寬長,以豆腐皮包之,外纏以麵糊,以油炸之,此即《隨園》所謂『燒素鵝』也」;「鹹蒸山藥」則是「如前法炸過,飣(指堆疊於器皿中的果蔬菜品)碗加湯蒸之,亦軟美」。此一果蔬,在素菜館常用者,有冬筍、南薺及一些滷味等。

至於其「蒸山藥」,做法為「刮去皮,切長方塊,或不切,放盤中,以白紙覆於其上蒸之。蒸爛,糝(摻)糖食,甘腴而有清芬」,如果「不覆以紙,則蒸露(滴水)下漬,山藥之色變也」。此法類似《食憲鴻秘》之法,可參照之。

我個人愛吃的「炒山藥片」,依《調鼎集》之法,為「配軟麵筋片炒」,而市售者,每用枸杞頭炒,別有番滋味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