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嬉遊記】電玩遊戲專案製作人: 從夢想到現實的冒險

文/跨界真人圖書館 |2024.03.08
160觀看次
字級

文/跨界真人圖書館

國內知名遊戲公司的電玩遊戲專案製作人劉佳桂,目前負責電玩遊戲的企畫、設計、營運和管理。他從學生時代就是一個電玩遊戲迷,不管是手遊或端遊,都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除了娛樂,還會分析遊戲的設計和機制,以及遊戲的背景和故事。

大學國貿系畢業後,他跨產業向國內外遊戲公司投遞履歷,可惜面試時表現不夠理想,慘遭滑鐵盧。為了實現夢想,他向哥哥借了十萬元,報名遊戲製作美術課程,除了學習電玩畫面構成,也深入了解遊戲公司的運作和各種職務內容。

最終,因撰寫的遊戲企畫書被賞識,劉佳桂成功獲得國外遊戲公司的工作機會。出國多年後,因家庭因素決定返台工作,透過獵頭公司推薦,得以進入國內遊戲公司任職。

劉佳桂認為,電玩遊戲創造的社會價值,是讓人們在遊戲中獲得快樂、挑戰和成就感,但社會對電玩工作從業者卻多所誤解,認為他們只是天天在玩遊戲,不需要什麼專業職能。

事實上,遊戲製作人是既專業又辛苦的職業,除需具備豐富的創意、嚴謹的邏輯、細心的執行和良好的溝通能力,還要能統御包括工程師、程式設計師、美術設計、數據分析、市場營運、行銷客服……等諸多領域的人才。

遊戲產業一向競爭激烈、變化快速,想在其中生存和發展,必須對遊戲具備相當熱情和執著,才能不斷學習和思考,堅持到最終。為了設計出一款受歡迎的遊戲,也要從不同事物中找尋靈感和切入點,並能適應市場變化和玩家需求。

劉佳桂近十五年的從業經驗,是一場從夢想到實現的華麗冒險。過程就像在玩一個大型的遊戲,有挑戰、有風險、有樂趣、有收穫。「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從事喜歡的工作,親眼看到自己主導的電玩遊戲,被全世界的玩家喜愛著,體會滿滿的成就感。」

不可否認,遊戲產業愈來愈多元、跨界,未來也會有更多新技術和新平台出現,及更多社會議題和文化元素融入。所以遊戲製作人必須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開放的心態,才能與時俱進,保持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他建議對這領域感興趣的年輕人,要敢於嘗試、創新和接受挑戰,也要能承擔責任和壓力。他說:「希望老師能多鼓勵學生去冒險,在過程中了解自己欠缺哪些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Sunny/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