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覽勝】 十里洋場的一方寧靜──上海靜安寺

文/張晏菁 |2024.03.07
832觀看次
字級
靜安寺位於繁華的上海市中心。圖/張晏菁
柚木大門與門洞石刻。圖/張晏菁

文/張晏菁

在一個盛夏的午後,來到上海靜安寺參訪。

出了地鐵靜安寺站,即見矗立在車水馬龍之間金碧輝煌的莊嚴道場。寺外可見三扇柚木大門,上面覆滿銅釘,門洞一圍石刻佛手、蓮花、八吉祥;正門對聯「願祈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充滿禪意,而山門左右各有石雕法輪。

原名「滬瀆重玄寺」的靜安寺,由康僧會始建於三國東吳(二四七),至今有千年歷史。寺裡面積不大,卻勝景充滿,山門前的湧泉,更被譽為「天下第六泉」。入寺後,白銅鑄造的福慧寶鼎映入眼簾,銅片隨風碰撞,陣陣清脆悅耳,讓人心生平靜。

靜安寺地標阿育王柱,柱身由花崗石雕成,正面書寫「正法久住」,背刻蘇軾所寫的《金剛經》,柱頭代表佛陀說法的四面獅吼像,以白銅澆鑄,表面貼金,光芒閃耀。沿路來到天王殿,與山門一體成型,花崗石料貼面、柚木木作、黃色琉璃瓦屋頂,只見高大威猛的四大天王各持寶器,神情肅穆,震懾人心。

循著迴廊前進,重簷廡殿式的大雄寶殿,以銅瓦、黃琉璃瓦為頂,黃色瓦當排疊,展現帝王家的氣息。樓閣以金銅琉璃合成,簷脊上的吻獸,以鎏金或貼金嚴飾之,陽光下輝煌躍金。東南角懸掛明洪武鑄銅鐘一枚,為鎮寺之寶。

接著來到牟尼殿,玉佛雕工精緻,讓人心生渴仰。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古代文人的墨寶真跡都在靜安寺完整保留,此處藏有八大山人名畫及文徵明〈琵琶行〉行草長卷,極其珍貴。

由寺後走入觀音殿,供奉著一尊千年香樟觀音像。菩薩立於蓮花座,法相莊嚴,潤澤豐腴,衣紋自然起伏,手勢禪韻無限,精湛的木雕刻工,融合了魏晉古風與現代特質。於殿內瞻仰聖像,樟木香氣幽微滲入心間,讓人身心安寧,澄靜自在。

靜安寺金碧輝煌的建築,吸引諸多遊客拍照,香客盈滿,香煙繚繞;寺外則環繞著高聳的大廈,不時有明星或產品的廣告看板懸掛其上。在上海租界的盛景之間,靜安寺像是閃耀著智慧的明星,沉靜立於十里洋場的一方寧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