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圓寂周年 全球僧信緬懷師恩

人間社記者知頌大樹報導 |2024.02.25
307觀看次
字級
吳伯雄因時時奉行星雲大師的教法,而感受到大師從未離開過。圖/人間社記者趙啟超
「大家發心奉行人間佛教、建設人間淨土,就是對星雲大師最好的懷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97歲的一生為世間留下了無盡的慧燈及法寶,在2月24日圓寂一周年的元宵節裡,來自全球5大洲的各界人士、功德主及佛光人等紛紛回到佛光山,現場參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日」追思典禮。大眾縱然不捨,但仍以堅定信仰及感恩的心來緬懷佛教界的一代宗師——星雲大師。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追思典禮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中)、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右)及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主法。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立法院院長韓國瑜感佩星雲大師是春風化雨的教育家、幫助弱勢的慈善家以及自度度人的宗教家。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台北市長蔣萬安(前排右2)帶領市府團隊、多位立委及市議員蒞臨佛光山台北道場追思星雲大師。圖/人間社記者陳文杞
全球逾1300人回佛光山追思星雲大師。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星雲大師圓寂周年,昨元宵節夜晚的月亮特別皎潔明亮。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人間社記者知頌大樹報導】「大家發心奉行人間佛教、建設人間淨土,就是對星雲大師最好的懷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97歲的一生為世間留下了無盡的慧燈及法寶,在2月24日圓寂一周年的元宵節裡,來自全球5大洲的各界人士、功德主及佛光人等紛紛回到佛光山,現場參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日」追思典禮。大眾縱然不捨,但仍以堅定信仰及感恩的心來緬懷佛教界的一代宗師——星雲大師。

追思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及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主法,現場有逾1300人,線上同步直播則有逾2萬人次參加。隨後播放《人間最永恆的那顆星》星雲大師行狀影片。

韓國瑜、吳伯雄  奉行大師理念

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受邀致詞前於星雲大師法像前虔誠禮拜,他表示這世界上有3種人最令人感佩,春風化雨的教育家、幫助弱勢的慈善家以及自度度人的宗教家,而星雲大師同時兼具這3種身分,貫徹始終,一生堅定信念不變,至死不渝。

「在面對日常的紛紛擾擾時,都會憶起星雲大師的言行與思惟,重新調整自己思緒上的起伏。即使處在立法院,心裡依然帶著慈悲去面對各種挑戰,體會到心胸一旦變得寬大,很多不同的意見和分歧自然能夠包容。」

韓國瑜勉勵佛教子弟謹記星雲大師理念,在心裡種下善種子,永遠不忘大師的教誨,亦祈願大師早日乘願再來。

佛光山信徒總代表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在致詞時更一度哽咽,藉此向大師稟報佛光山的弟子們都很爭氣,在過去的一年裡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更加勇敢堅定的往前邁進,並請大師放心。

吳伯雄過去接受星雲大師的教誨,體會到凡事退一步便能海闊天空,因時時奉行大師的教法而感受到大師從未離開過。

信眾不忘初心  延續人間佛教

心保和尚開示,星雲大師圓寂已一周年,去年圓寂讚頌會的種種也歷歷在目,由衷的感謝各位護法信眾的不忘初心、護法護教讓佛光山的每個人都很感動。

「雖然今日在緬懷大師,實際上是在與大師接心、見面與學習。學習大師為法為教的精神,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 心保和尚表示,星雲大師本著慈悲弘法世間,認為不只有修行人才需要佛法,每個人都需要慈悲、精進、禪定與智慧,佛法會讓人們愈來愈好、福報愈來愈大、身心愈來愈自在。

「大師給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了,興建這麼多修行的道場,讓我們可以安身立命;給我們佛教事業,讓我們可以為佛教發心。大師希望佛教能夠興隆,因此我們僧信二眾更要努力將人間佛教的理念延續及傳揚開來。」

隨後大眾在心保和尚的帶領下齊唱〈惜別歌〉,為追思典禮畫下圓滿的句點,現場亦開放大眾追思瞻禮。同日舉行「話說星雲大師──談身教與言教」,以及由菲律賓宿霧藝術學院呈獻《浩瀚星雲》音樂劇,以音樂劇獻演星雲大師的一生。

昨天有佛光山長老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依空法師、蕭碧霞師姑、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監事長明光法師、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信徒總代表趙辜懷箴、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伉儷、國家圖書館前館長曾淑賢等許多來自教育界、文化界、藝術界、政商界等貴賓出席。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日」於2月24日及25日一連2天,從追思典禮、「話說星雲大師──談身教與言教」及《浩瀚星雲》音樂劇皆進行海內外線上同步直播。

此外,昨天佛光山總本山舉行星雲大師追思典禮,也同步連線各道場,台北市長蔣萬安帶領市府團隊、立法委員王鴻薇、李彥秀,市議員吳志剛、秦慧珠等蒞臨台北道場,於線上一同緬懷星雲大師,僧信二眾近700人感念浩瀚星雲,利樂有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