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鍵第一槍 免疫合併療法納健保

陳玲芳 |2024.02.22
292觀看次
字級
晚期肝癌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已半年多,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羅氏大藥廠今日舉辦「晚期肝癌治療經驗分享會」,現場邀請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及各界專家、病團代表出席。右2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圖/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晚期肝癌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已半年多,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羅氏大藥廠今(22)日舉辦「晚期肝癌治療經驗分享會」,現場邀請到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及各界專家、病團代表共襄盛舉。

包括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錫銘,今日共同出席記者會,從提升晚期肝癌存活率,到癌症治療新時代,接軌國際指引,給癌友更好的治療,呼籲肝癌高風險族群,需定期追蹤、提高篩檢率。

石崇良指出,健保署已於2023年8月宣布,將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此舉可望提升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率,被視為國病肝癌治療的重要一步,有望成為賴清德總統當選人提出的「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目標先驅。

肝癌長期位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又有「國病」之稱,許多患者在明顯感到身體不適時已經進入中晚期,治療不易且存活率較低。健保署近期積極推動多項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措施,如暫時性支付、擴充新藥預算、推動平行送審機制等。

健保署長石崇良強調,健保署向來重視病友的權益,去年迄今已推動多項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措施。。圖/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提供

石崇良說,健保署今年1月,除了成立CHPTA「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加速新藥審查外,也宣布有11項新藥新增給付、7項藥品擴增給付規定,持續為患者和醫師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同時也更有效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表示,晚期肝癌治療,迎來了重要的突破,然而,肝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現行的腹部超音波、胎兒蛋白等篩檢方法,即使指數正常,也不代表沒有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可能。他特別提醒民眾,不可輕忽「定期篩檢和追蹤」的重要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