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又來囉!

文/潘湘湘 |2024.02.16
206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潘湘湘

「寒流」一詞在華人中,通常被用來描述特別寒冷的天氣現象;在氣象學中,寒流和寒潮則是兩個常用而不同意義的術語,用於描述寒冷洋流和氣溫驟降的現象。

寒流寒潮 定義不同



「寒流」亦稱涼流、冷流,是指以寒冷海洋從高緯度或極地海域流向中低緯度地區,所經過的海域水溫比周圍為低。在海洋學領域中的「親潮」,被認為是西太平洋最大的寒流之一。寒流的特點包括:水溫、鹽度、透明度都低,流速較慢、流域寬廣以及深度較淺。當寒流抵達中低緯度地區時,它會與周圍海水不斷混合,水溫和鹽度將逐漸上升,同時形成密度較小的上層水層,因此這一過程可能對水下艦艇等活動產生一定影響。

「寒潮」是指氣溫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使得天氣變得異常寒冷的天氣現象。寒潮通常源於北極地區、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以及蒙古等高緯度地區,南下到中緯度地區的冷高壓系統。這些地區冬季陽光稀少,冰雪覆蓋,氣候嚴寒乾燥,當冷空氣聚集至一定程度,氣壓遠高於南方地區時,便如同洪水般從高氣壓區向低氣壓的南方流動,形成寒潮現象。寒潮的來襲通常伴隨氣象預警,一般而言,當冷空氣侵襲某一地區後,若在24小時內,使當地氣溫降低10℃以上,且最低氣溫低於5℃,方可將此種冷空氣稱為寒潮。受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不同地區的寒潮標準有所差異。

寒潮在氣象學上有明確的定義,還常常帶來災害性後果,其影響以2012年在歐洲和2016年在台灣發生的寒潮為例來了解。

極端氣候 雪上加霜



2012年,歐洲一場罕見的寒潮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從東歐到巴爾幹半島,再到德國和法國等地。那次寒潮的威力之大,讓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水道結上厚厚的冰層,而羅馬更是打破了26年來的降雪紀錄,整個城市被白雪覆蓋,並且使歐洲交通癱瘓、電力中斷、能源緊張、農作物受損、供暖不足、救援物資無法及時送達,人們生活陷入困境,也讓歐洲本已困難的經濟雪上加霜。據統計,至當年2月中旬,歐洲已有650多人因為極寒天氣死亡。其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死亡人數超過了300人,波蘭有107人,羅馬尼亞有80多人,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斯洛維尼亞等國家也有人員傷亡。日本也遭受了嚴寒和雪災的侵襲,亦導致70多人死亡。相比之下,亞洲受到的影響較為輕微。

而在台灣,2016年的冬天也經歷了一次驚人的寒流(寒潮)事件,被稱為「霸王級寒流」。當時台灣氣溫急劇下降,造成了農林漁牧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新台幣24多億元,這是1999年12個月以來寒害的新高。寒流不僅對農業產生了嚴重影響,還影響了能源供應、交通和民生設施,對台灣社會造成了重大損失。

激烈的冬天極端氣候事件經常會帶來災難性的損害,而文學中,嚴寒冬天的作品則描繪了冬季美麗、寒冷、孤寂,以及人性的複雜和命運的無奈。如川端康成的《雪國》,展現了日本北國雪景的純淨和孤獨;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以冬天為背景,揭示了俄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用冬天的暴風雨預示家族命運的滄桑,在暴冷寒冬中閱讀這些作品,可以感受溫暖和希望,以及思考人生意義和命運無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