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台灣鐵道文化系列(17-16) 滿洲鐵路的特殊背景與歷史緣由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4.02.02
345觀看次
字級
滿鐵總裁後藤新平卸職紀念寫真 1908年,滿鐵總裁後藤新平卸任前與滿鐵管理人員拍攝合影紀念寫真。1898年至1906年,後藤新平擔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大力推動殖民事業,為日本帝國獲取最大利益。他使用殘酷手段血腥鎮壓抗日活動,又以漸進的名義專賣鴉片給台灣人,使得總督府成為實質的合法販毒集團,他也嘲笑台灣人愛錢好名貪生怕死。 離開台灣後,後藤新平轉任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總裁,但只做了2年,又回到東京入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滿鐵「亞細亞號」超特急列車三等車廂 1930年代,滿州鐵道「亞細亞號」超特急列車,被視為當時世界上最快速高級的火車,行駛於大連和哈爾濱之間。列車編組為6節車廂,三等車廂有2節,每一節車廂可以容納88位乘客。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滿鐵行李車廂 1930年代,滿鐵超特急列車行李車廂內部。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滿鐵餐車的浪漫北國風情 1930年代,滿鐵超特急豪華餐車,內部裝潢高級,乘客都是富裕優雅的紳士淑女。此照片為滿鐵宣傳照,特急列車平穩舒適,疾駛穿越松花江平原,刻意營造出歐陸火車式的北國浪漫風情。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亞細亞號」車尾的頭等艙「展望車」 1930年代,於滿鐵超特急列車「亞細亞號」車尾的頭等艙「展望車」前送別。滿鐵宣傳照片中,送別照通常都是在車尾的展望車,這裡既是流線型設計的景觀車廂,也是超特急的頭等艙,只可容納乘客48人,每一位乘客可享有的空間是三等艙的2倍,有沙發座椅、寬敞的桌子,還可直接在艙內享用餐點。 頭等艙與景觀車安排在火車最後一節車廂,主要是因為蒸汽機車車頭不可能有向前看的景觀,只有向後看的景觀。因此,滿鐵超特急列車的送行親友,都是站在車尾頭等艙的外面,也代表乘客擁有不凡的身分地位。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滿鐵超特急列車送行畫面與帝國的想像 1930年代,身著現代服飾的男女,向滿鐵超特急列車上的友人揮手告別。在日本帝國擴張政策中,視滿洲為最重要的擴張基地,利用滿洲豐沛的工業和農業資源,快速壯大日本的國力。因此,在有關滿洲殖民建設的宣傳中,滿鐵是非常重要的宣傳主題,藉此宣揚日本帝國建設亞細亞的物質成就和精神號召。 相反的,日本對台灣殖民地的宣傳大多集中在農業物產,以及對台灣本地「支那人」風俗的獵奇心裡,提到鐵路的部分非常少,主要也是因為台鐵缺乏向國際宣傳的分量。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滿鐵二等車餐車 1930年代,滿鐵二等車餐車,實際上也算高級餐車,內部裝潢甚為講究。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灣鐵道文化: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定價:3800元 讀友優惠價:28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向新世語文化洽購: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疾駛中的「亞細亞號」機關車 1930年代,滿鐵超特急「亞細亞號」機關車冒著濃煙疾駛,以巨無霸的造型展現鐵道技術的最高峰。日本政府將滿洲當成海外殖民事業的重點,投入所有資金、人才和技術,滿鐵更是日本國力的具象化,因此,滿鐵的宣傳照總會反覆強化「亞細亞號」高速行駛的霸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亞細亞號」車尾的頭等艙「展望車」

1930年代,於滿鐵超特急列車「亞細亞號」車尾的頭等艙「展望車」前送別。滿鐵宣傳照片中,送別照通常都是在車尾的展望車,這裡既是流線型設計的景觀車廂,也是超特急的頭等艙,只可容納乘客48人,每一位乘客可享有的空間是三等艙的2倍,有沙發座椅、寬敞的桌子,還可直接在艙內享用餐點。

頭等艙與景觀車安排在火車最後一節車廂,主要是因為蒸汽機車車頭不可能有向前看的景觀,只有向後看的景觀。因此,滿鐵超特急列車的送行親友,都是站在車尾頭等艙的外面,也代表乘客擁有不凡的身分地位。



滿鐵總裁後藤新平卸職紀念寫真

1908年,滿鐵總裁後藤新平卸任前與滿鐵管理人員拍攝合影紀念寫真。1898年至1906年,後藤新平擔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大力推動殖民事業,為日本帝國獲取最大利益。他使用殘酷手段血腥鎮壓抗日活動,又以漸進的名義專賣鴉片給台灣人,使得總督府成為實質的合法販毒集團,他也嘲笑台灣人愛錢好名貪生怕死。

離開台灣後,後藤新平轉任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總裁,但只做了2年,又回到東京入閣。



滿鐵「亞細亞號」超特急列車三等車廂

1930年代,滿州鐵道「亞細亞號」超特急列車,被視為當時世界上最快速高級的火車,行駛於大連和哈爾濱之間。列車編組為6節車廂,三等車廂有2節,每一節車廂可以容納88位乘客。



滿鐵超特急列車送行畫面與帝國的想像

1930年代,身著現代服飾的男女,向滿鐵超特急列車上的友人揮手告別。在日本帝國擴張政策中,視滿洲為最重要的擴張基地,利用滿洲豐沛的工業和農業資源,快速壯大日本的國力。因此,在有關滿洲殖民建設的宣傳中,滿鐵是非常重要的宣傳主題,藉此宣揚日本帝國建設亞細亞的物質成就和精神號召。

相反的,日本對台灣殖民地的宣傳大多集中在農業物產,以及對台灣本地「支那人」風俗的獵奇心裡,提到鐵路的部分非常少,主要也是因為台鐵缺乏向國際宣傳的分量。



滿鐵行李車廂

1930年代,滿鐵超特急列車行李車廂內部。



滿鐵餐車的浪漫北國風情

1930年代,滿鐵超特急豪華餐車,內部裝潢高級,乘客都是富裕優雅的紳士淑女。此照片為滿鐵宣傳照,特急列車平穩舒適,疾駛穿越松花江平原,刻意營造出歐陸火車式的北國浪漫風情。



滿鐵二等車餐車

1930年代,滿鐵二等車餐車,實際上也算高級餐車,內部裝潢甚為講究。



疾駛中的「亞細亞號」機關車

1930年代,滿鐵超特急「亞細亞號」機關車冒著濃煙疾駛,以巨無霸的造型展現鐵道技術的最高峰。日本政府將滿洲當成海外殖民事業的重點,投入所有資金、人才和技術,滿鐵更是日本國力的具象化,因此,滿鐵的宣傳照總會反覆強化「亞細亞號」高速行駛的霸氣。



《台灣鐵道文化: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定價:3800元

讀友優惠價:28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向新世語文化洽購: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