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法遍說明「化他」的因緣,提到成立眾生的十種因緣,從「立聲教」的角度,說明十種因緣與通教的關係,今再論別教與圓教的內容:
若於愛取有上修漸次三觀,感得別教的果位,其機緣是無法預料的,是為「不生生不可說」。十種因緣法(無明到愛取有等十支),也可以說是菩薩從無生(不生)中,發願來到人間度化眾生的色身依止;故「不生生」是可以說明的。
若於愛取有上修一心三觀,感得圓教的果位,其證悟機緣無法預料的,是為「不生不生不可說」。菩薩依持色身,度化眾生中,再證得佛果,也是這十因緣法為作因,所以「不生不生」也可以說的。
若有眾生,一切的煩惱、一切的現象(法)、因果,也會跟著成立;度化的法門,也隨之而生;若成立各種不同因緣教義,一切行門、解門的因果關係,就會跟著展開,能度化的行果,也會顯現出來。這就是「無生門」,一法立,則一切法就跟著成立。常言說:「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大智度論》說:「若聽聞阿字(無生)門,就能了解一切法義。」就是這個意思。
在《地持經》中,提到四種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佛種性、菩薩種性。沒有這四種種性,一切善法趣道,就無法成就。佛種性,是圓教的根機;菩薩種性,是別教的根機;聲聞種性、緣覺種性,是藏教與通教的根機。所以,破法遍的「無生門」義,即如上所說。
另外,從無生門來論「破法遍」,又可從:空觀、假觀、中道觀來破。這三觀,實在是一心的作用不同而已。如《大智度論》說: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實在是存於一心中;為了向人說,讓人容易理解,所以才分聲聞、緣覺、佛等三人。
《華嚴經》也有二種意義:宣說菩薩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成佛,此乃為鈍根人所說。若說:初發心時,便成等正覺,所有智慧,不由他悟(由自性般若發),此即是利根人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