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 多鼓勵好行為

文/牧野 |2024.01.12
235觀看次
字級

文/牧野

兒子一歲半時,在托嬰中心常一生氣就摔碗、摔杯子,在家即使我耐心哄他吃飯,他也是整碗拿起來摔,勸說無用,亦不能體罰,我頭痛不已。學校老師坦言,當保母十多年,兒子是她帶過最難帶的孩子。聽聞此言,我非常挫折。

但作為母親,我不能放棄他。我不怪他難帶,只怪自己沒能控制好情緒。三個月前,友人因急病驟逝,我因此沉浸在悲痛中,對孩子的照護減少許多,幾乎只剩基本的生活照料而缺乏溫情互動。他的父親雖幫忙不少,但我才是主要照顧者,或許兒子感受到了媽媽的疏離,才會變得這般鬧騰。

如今他被老師如此嚴詞批評,我即使心情再低迷,也得振作起來。起初,我每天都在煩惱如何對付他的「壞行為」,更換了不少方式,包含處罰辦法,但都無甚作用。有一日,帶他去塗氟,他從護士阿姨處得到了一張貼紙,非常喜愛。見此情景,我心生一計,買了些可愛貼紙,和他說:「幫媽媽做一件事,就可以得到一張貼紙。」

我的理念是:「如果我暫時無法減少他的不良行為,何不先增加他的好行為,也許好行為多了,便能將不良行為排擠掉,留下較多的正面行為。」於是,我「實驗」了一個周末,母子一起做了許多事,我稱讚、鼓勵他,給了他許多貼紙,我們處得十分愉快。他有事可忙,又得到鼓舞,問題行為也減少了。

周一下課時,老師對我驚呼:「今日他好像變了個人似的,非常好溝通,而且都沒有摔東西了,妳做了什麼事?」我把來龍去脈告訴老師,老師非常興奮,立刻表示一會兒下班就去買貼紙,看來她也和我一樣,曾經極度挫折。

兒子七歲了,但憶起這段往事,仍歷歷在目。有時兒子脾氣不好,我仍抱持著「讓好行為排擠掉壞行為」的理念,除諄諄教誨不可做這些事以外,也關注他表現優良、得體的地方,不要讓他以為,只有做負面的事情才會得到關愛。

換作我們自己,也不會希望別人只關注我們的缺點,只想校正我們的行為。同理可證,孩子也會希望自己的優點在父母眼中放大,而缺點變小,何不多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讓孩子每天忙於爭取正面事蹟的目光,就沒空搗蛋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