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醫療隊 揹醫材守護山友20年

文/黑中亮 |2023.12.26
1525觀看次
字級
玉山醫療隊照顧出現高山症、頭暈等不適症狀的山友。圖/玉山醫療隊提供

文/黑中亮

如果在周末攀登玉山,很可能在過了「玉山登山口」之後,遇見背著醒目大紅色背包的幾位男女,一步一步踏實地踩在山路上前進。他們不是一般登山客,他們是「玉山醫療隊」的成員,背包的大紅底色上有一個很大的白色醫療十字,說明他們醫護人員的身分。

那背包有半個人高、塞得鼓鼓的,輕則8公斤,重的有13公斤,大半是醫療器材、藥品之類。沉重的裝備背上山之後,他們在「排雲山莊」開門診義診。

由於驚訝甚至認為不可思議,常有山友在門診半信半疑問道:「你們是搭直升機上來的吧?」「當然不是,我們也是走上來的,」醫療隊難掩幾分驕傲地說:「我們的願景,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安全的登山。」

玉山醫療隊以這樣的方式照顧山友已經20年。除非封山等例外狀況,20年來醫療隊每周上山,春夏秋冬、風雨無阻。累計接受醫療的山友已將近5000人次,約占全部登玉山者的15%,日前獲頒團體醫療奉獻獎。

玉山醫療隊照顧山友已20年,累計接受醫療的山友已將近5千人次。圖/玉山醫療隊提供

凌晨起床 照護山友攻頂

玉山國家公園每年有百萬人次造訪,台灣最高山──玉山海拔3952公尺,攀登玉山的山友中時不時出現高山症、嘔吐、頭暈的山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是和山腳下的南投縣竹山秀傳醫院合作,由竹秀的醫護人員為主力,組成玉山醫療隊。

玉山醫療隊的駐診基地「排雲醫療站」,設在玉山的住宿山屋「排雲山莊」旁邊,海拔3402公尺,成為台灣最高海拔的醫療站。

早期,玉山醫療隊兩周出隊一次。隨著需求增加,演變為每周出隊一梯次,每梯次包含一位醫師、兩位護理人員、兩位義工共5人。經過多年調整,目前醫療隊運作模式:周五在竹秀集合,晚間抵達塔塔加遊客中心,睡通鋪過夜適應高度。周六早上7、8時,背上大背包,從玉山登山口出發,步行8.5公里,大約下午2時到達排雲醫療站,開始啟動救護作業。晚上6時到8時移至排雲山莊開放門診。常於周日凌晨2、3時起床,隨行照護山友登山,直至完成攻頂。

玉山醫療隊揹著裝有醫療器材、藥品的大紅背包,每周登3千多公尺義診。圖/玉山醫療隊提供

參與醫護 需有體能證明

這樣的「行程」顯然很難輕鬆。竹山秀傳院長莊碧焜也是玉山醫療隊的創隊隊長,曾登上玉山主峰達30次。他說,醫療隊現在開放全國醫護人員報名,但需經篩選:要能通過對高山症等高山緊急醫療的線上測驗,尤其要有攀登百岳的經驗或相當的體能證明,以及理解其間的風險,「醫療隊不是去玩的」。如此組成的高山醫護團隊才是一支兼具體能及高山適應的專業隊伍。

玉山醫療隊統計顯示:大部分病患以急性高山症為主,也曾有被落石擊中頭部、胸部的案例,幸好沒有太大的問題,都能及時送下山急救。較嚴重的案例,則是一位外籍登山客因高山症昏迷而過世。玉山醫療隊護理師黃祉語呼籲,覺得身體不舒服或血氧已低於80,建議不要再上山。

竹山秀傳醫院統計2004年到2022年的19年期間,到排雲服務站執勤的醫護人員共計1890人次。期間除遇天災、封山等情況無法出隊,以及排雲山莊整修而中斷服務外,出隊率幾乎為100%。

竹山秀傳醫院除玉山醫療隊外,2013年起並在排雲山莊安裝定點生理量測機器,量測血壓、血氧、心電圖等,當旅客量測時,透過網路傳輸至竹山秀傳醫院的急診部門,由急診醫師判斷數值並提出醫療照護的建議。這樣的「遠距醫療」在山友或醫療隊有需求時,可以即時獲得對外溝通平台及支援。

玉山醫療隊每周一步一腳印,靠自己的雙腿登上玉山。圖/玉山醫療隊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