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後 國際油價下跌時

李喜成(宜蘭市/教師) |2008.06.10
1323觀看次
字級

上周五國際油價暴漲百分之八,突破一百三十九美元,但油國組織的產量,其實略高於國際所需,因此堅稱沒有增產必要,沙烏地、巴基斯坦都表示,油價上揚不合理,與市場基本面無關。

油價飆漲的確不是單純供需因素,國內媒體分析美元走軟、避險基金投機炒作,是油價高漲主因,這雖是事實,但台灣唯美國馬首是瞻,並沒有說出真正的原因。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前,原油一桶二十五美元,約目前六分之一,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美國斯蒂格利茨在著作《三萬億美元的戰爭》中指出,美國是油價暴漲禍首:「美國耗費的成本約三萬億美元,美伊是最大輸家,全球則遭池魚之殃。」

國際投機者對油價看漲不看跌,就在於他們知道產油區愈動盪,石油生產愈受威脅,油價就不會跌。

除伊拉克戰事延宕,美國還一直放消息要攻擊伊朗,伊朗不但是五大產油國,而且控制中東石油輸出所依賴的荷姆斯海峽,「伊朗危機」一日不解除,國際投機者就有機可乘。

其次,美國用兵多處,軍需浩繁,加上次貸風暴等因素影響經濟發展,政府財政赤字不斷增加,導致美元持續貶值,而石油是以美元計價,油國不願吃虧,豈有不漲價之理?有些產油國已提議石油計價與美元脫鉤,但美國不肯答應。所以只要美元維持低檔,石油便會走向高檔。

戰爭持續多久,油品高價就會維持多久。如今,原先支持美國用兵的盟國,紛紛撤兵伊拉克,已有專家預期,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無論誰當選,布希的「窮兵黷武」政策勢必改弦更張,加上美國已打算讓美元「強勢」起來,因此屆時油價「大泡沬」很可能破滅。

伊戰前,市場認為未來幾年油價會維持在二十到三十美元之間,前世界銀行、聯合國顧問薩拉馬則說,如果伊拉克戰爭結束,油價應不會高於四十美元。

因此,台灣民眾也許不必太緊張,下月如果中油又漲價,也不必大排長龍,不過仍須居安思危,石油絕非取之、用之不竭,還是要節能,而且國際經濟、政治是連動的,宜多關心國際新聞,培養國際觀,從大處看問題,才不會動輒恐慌,無法理性面對。

李喜成(宜蘭市/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