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踏查】穿龍圳 百年風華

文/謝武昌 |2023.08.14
1095觀看次
字級
穿龍圳陶片造景藝術。圖/謝武昌
老店、老樹與百年老圳。圖/謝武昌

文/謝武昌

穿龍圳,位於苗栗縣公館鄉福基村,清朝道光二十年(一八四○)開鑿,至今已有一百八十三年的歷史。「穿龍」之稱,乃取自「穿窿」的諧音,客家話的「窿」,意指鑿洞,源於開鑿山壁引取後龍溪水之意。

穿龍圳引水道是公館平原的水源大動脈,全長三百六十公尺。在福基出水口後分為南、北幹線渠道,前者再分渠為石圍牆圳、七十份圳、食水圳、番仔埔圳、關爺埔圳,後者則分渠為東河圳、玉泉圳、中義圳,之後再繼續分支分流至農田與家戶。水網四通八達,造就了八百餘公頃的阡陌良田,孕育出名聞遐邇的優質紅棗、福菜、芋頭、柿子與稻米。

也因為水質清澈、水量豐沛,穿龍圳在早期也提供了當地居民飲用、洗衣等民生所需,更常是夏日消暑、摸蜆戲水、閒話家常的好地方,甚至,偶有部分圳渠會潛入街庄地底,形成老屋蓋在水圳上的特殊景象。

這條百年大圳,早已成為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三年,當地有識之士在產官學協力下,成立了「黃金小鎮協進會」,整合在地的農場、果園、餐飲、陶藝、草編竹藝、商店、民宿及社區居民,積極推廣休閒旅遊與觀光產業,並於二○○九年獲農委員會公告劃定「黃金小鎮休閒農業區」,以水圳文化帶動農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黃金小鎮」因有規畫完善的自行車路線,透過專業的導覽解說人員帶路,民眾可以騎著鐵馬體驗水圳文化,同時探索農村生態、享受田園生活。

穿龍圳淙淙而流,近幾年來更創造「青農返鄉」的契機。

例如,在地古早味老店「福樂麵店」、散發文青風的「穿龍豆腐坊」、販售在地有機農產的「94友善小鋪」、提供青農與志工住宿的「78小聚點」、作物健康中心「宜移生活適物所」等,都是在地青年進駐老屋修復再利用的案例。另外,青農也在水圳旁發起電影會、音樂會、蘿蔔嘉年華,打造穿龍街村市集,百年老圳因為年輕人的活力與創意挹注,展現出迷人的風采。

穿龍圳從早年的農業灌溉設施,逐漸融入居民生活,成了集體記憶的一部分,進而產生文化認同,成為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能量引擎。百年穿龍圳不只是個老故事,更繼續在創造新的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