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牡丹 撫今思昔話牡丹 石門聳立在鄉關

人間社記者江素麗、李虹叡 |2023.08.07
6338觀看次
字級
「石門古戰場」的排灣族公共藝術。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
水上草原是排灣族禁地,草原旁的銅像,雕塑祭司與靈媒將惡靈驅至水上草原情景。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
九棚灣又稱為「八瑤灣」,是「八瑤灣事件」琉球船難登陸點。圖/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牡丹水庫是屏東縣最大水庫。圖/許修齊提供
兩山相對的「石門峽」,是日本「征台之役」的古戰場。圖/牡丹鄉公所提供
牡丹社排灣族勇士立柱。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
牡丹大橋牌樓,雕塑排灣族圖騰。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
「牡丹社故事館」外牆懸掛電視劇《斯卡羅》劇照。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
牡丹鄉境內遍生野牡丹花。圖/牡丹鄉公所提供
牡丹國小「彩虹階梯」。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

文/人間社記者江素麗、李虹叡

牡丹鄉是台灣本島最南端的山地鄉,也是150年前「牡丹社事件」發生地,這起事件引發日本「台灣出兵」(或稱「征台之役」)的藉口;事件落幕後,清廷在恆春設縣築城、實施「開山撫番」政策,成為改變台灣命運的關鍵事件。

牡丹鄉位於屏東縣東南部,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境內居民以排灣族為主,旁及阿美族、平埔族及漢人等族群。關於牡丹鄉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因鄉內的排灣族部落「牡丹社」而命名;二是因境內遍生「野牡丹花」而得名。

石門天險 走讀歷史場景

1871年,琉球宮古島納貢船「山原號」前往那霸納歲貢,在返航時遇到颱風,船隻漂流到八瑤灣(八瑤為排灣族語,意為「分水嶺」,即今屏東縣滿州鄉九棚灣),船上乘客69人,有3人溺斃,66人登陸。

這批宮古島人走了幾天,進入排灣族高士佛社領地,獲高士佛社居民好心收留,但因雙方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大,導致互相猜疑,心生嫌隙,其中54人遭出草殺害,另有12人逃過一劫,在當地漢人楊友旺、楊阿才營救下,由台灣府官員安排返國,史稱「八瑤灣事件」。

3年後,日軍以討蕃為名,開啟「征台之役」戰端,並在現今的牡丹鄉「石門古戰場」與排灣族交戰,造成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戰死。石門是牡丹社事件的主戰場,所在地的石門峽,地形險要,兩山相對,現存日方「西鄉從道紀念碑」、「忠魂碑」基座,以及國民政府立的「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紀念碑。

琅嶠傳奇 牡丹社故事館

位於牡丹水庫入口的「牡丹社事件故事館」,以19世紀發生在恆春半島的「羅妹號事件」及「牡丹社事件」為主軸,透過數位科技呈現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軍與排灣族的衝突始末。

早在「牡丹社事件」發生前7年,也就是1867年,美籍商船「羅妹號」經過台灣海峽時,因遭遇風浪而漂流至墾丁外海,並在七星岩一帶觸礁沉沒,倖存的船員因誤闖瑯𤩝十八社領土,船長等13人被處決;事後美軍進行「福爾摩沙遠征」,與斯卡羅人發生爭戰,最後雙方達成「南岬之盟」。電視劇《斯卡羅》就是依此故事背景而拍攝,並獲第57屆金鐘獎。

在「牡丹社事件區」展場中央,館方設置牡丹社事件環境還原模型,錯落垂吊一組時光幻燈箱,另設置古文物3D影像區,透過科技互動,讓參訪者加深對這個歷史事件的印象。此外「環景科技劇場」則透過環景螢幕,播映牡丹社事件相關影片。

牡丹水庫 恆春半島水源

位於四重溪上游的牡丹水庫,是屏東縣境內最大的水庫,1995年完工,年供水量3700萬噸,是屏東東港以南至恆春半島的民生用水水源,水庫群山環繞,湖光山色,風景優美。

屏199縣道「牡丹大橋」橫跨牡丹水庫溢洪道,是一座雕塑有排灣族圖騰的大橋;沿著199縣道旁往上走,可抵達牡丹國小。依山而建的牡丹國小,共分三層,學校將戶外階梯彩繪成「彩虹階梯」,為校園增添繽紛色彩。

東源溼地 置身童話美景

東源溼地為台灣國家重要溼地,有東源森林遊樂區、水上草原兩大區塊。東源森林遊樂區面積約12公頃,動植物生態豐富。區內的東源湖排灣族語(kudji)有水源匯集、湧泉不斷之意,由於kudji發音近似哭泣,因此又稱為「哭泣湖」。

東源森林遊樂區環境清幽,有桃花心木森林、野薑花叢、水社柳等生態。其中,水社柳又稱「金柳」,是台灣稀有水生植物,不僅是蝴蝶的蜜源,也是河川護岸固地、水土保持的最佳樹種。

水上草原看似一大片野薑花田及草原,其實是一片含水量極高的沼澤泥地,底下是由盤根錯節的水草層層堆積而成,由於草原底下有豐富的泉水湧出,踩下去會有冰涼的感覺,就像是踩在水床上,相當奇特。

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排灣族人被迫遷至東源部落,由於當時居住環境惡劣,造成族人相繼去世,為避免惡靈作祟,部落裡的祭司與靈媒,祭請祖靈合力將惡靈驅離至水上草原,並劃為禁地,因此成為排灣族「不准動、不准開墾、不准破壞」的聖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