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聲慶義行20年 車輛拖吊救援

文/卜敏正 |2023.05.02
2994觀看次
字級
車禍現場,吳聲慶協助拖吊1輛車頭撞擊變形的廂型車。圖/卜敏正
除了拖吊救援,吳聲慶也學習雕刻,圖為他雕刻的小螞蟻。圖/卜敏正
吳聲慶參與車輛拖吊救援逾20年,尤其專精車禍後車體變形,在最短時間內拆車救人。圖/卜敏正

文/卜敏正

台灣國際緊急救難隊員吳聲慶,從事車輛拖吊救援逾20年,參與救援任務無數,他運用對汽車車體的專業,協助消防人員迅速救出車禍受困者,還曾前往震災災區參與救援工作,時常救難、工作兩頭忙,他說「人生嘛!能做多少是多少。」

今年52歲的吳聲慶,4月初時協助拖吊1輛車頭撞擊變形的廂型車,拖吊前他不忘先巡視車頭,「小心、引擎室可能著火!」突然嗅到燃燒塑膠味,他立即提醒周邊注意,隨即拿出工具、快速拆除引擎室導火線化解危機。他表示,這些功夫養成都是經驗的累積。

吳聲慶國中畢後就到北部學修車,20多年前回台東從事車輛拖吊、修車、鈑金,有次得知台東光明橋下須救援、立即趕赴現場,看到1輛車墜入溪流,他立即準備用吊車絞盤救援,沒想到旁邊的消防隊長制止,表示須專業評估,「你不是救援單位、不要隨便拉!」

他坦言,當時一肚子不爽,要幫忙救援還這麼龜毛,但也因此體認「救援專業」,之後加入台灣國際緊急救難總隊,經不斷訓練學習更清楚認知,「原來當初阻擋我的消防隊長沒錯!」

而說起成為緊急救難隊一員的因緣,吳聲慶笑說,曾開汽車保養廠遭客戶積欠呆帳而負債四百萬元,在友人建議下轉做汽車拖吊業,當時為累積客戶,勤跑車禍現場,一次協助車禍拖吊,看到警消盡全力搶救受困民眾,在台灣國際緊急救難總隊創會總隊長葉蒼榮的鼓勵下,他決定加入救難義工行列。

隊長善舉 備受感動努力奉獻 

「早一秒救出,就多一分希望。」他說,從事車禍拖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多次看到車禍傷者受困車內,急待救援的苦痛,他也以修、拆車專業,提供救援隊準確的拆車方案,要在最短時間內幫助受困者,盡速脫困送醫。

另外,除了協助車現場的救難工作,每次颱風警報一發布,吳聲慶就與警消人員一樣進入警戒狀態,聽到縣內哪裡淹水、民眾受困,便立即趕往現場;吳聲慶的妻子方詩音表示,好多次家裡淹水,老公卻往受災現場衝,只為早點救出受困者。

方詩音說,2018年花蓮大地震時,聽聞統冠大樓倒塌,準備入睡的吳聲慶就想直接衝到花蓮,幾經提醒「等消防局通知,才能更有效率救人」,他才暫時緩下腳步,先去準備所需的器材。

莫拉克風災、高雄氣爆、台南及花蓮震災,吳聲慶都曾參與救災,吳聲慶表示,他是被已逝總隊長葉蒼榮無私投入,甚至自掏腰包千萬元添購設備的行為感動,歷經無數次搶救嚴重車禍受困者、參與地震救災,深刻體會人生無常,只要是好事,就該片刻不停地去做。

撿漂流木 雕刻作品自娛娛人 

此外,吳聲慶還有雙巧手,打磨聚寶盆、雕刻小螞蟻,工藝之細令人讚歎。

吳聲慶謙虛表示,他不會讀書、技巧都來自經驗累積,就像他這雙手,過去只會修車,但八八風災後、台東漂流木多,他拖吊救援之餘也學雕刻、木工,製作檜木聚寶盆,用剩餘木料刻製小螞蟻,完工後就送朋友、自娛娛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