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西南】過橋米線

文/出谷司馬 |2023.02.23
1146觀看次
字級

文/出谷司馬

二○○六年的年底,是我第一次走進中國西南的田野。當時的田野地點在湖南西邊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當我從長沙搭著硬座夜車,一路睡睡醒醒搖晃到自治州的首府吉首市時天已大明。當時在火車站接我的,是中央民族大學的石建中與麻樹蘭教授夫婦。

麻老師見我一路風塵僕僕,就建議我們先吃個早餐、洗個澡,休息一下再上路。我們就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路邊攤坐下,麻老師問我:「你要吃粉嗎?」我看了一下隔壁桌點的餐,那碗裡一條條細細白白的食物,我狐疑地問:「這不是麵嗎?」

「不,這是粉。粉是米做的,麵是小麥做的。」麻老師回答。

滑嫩的粉浸泡在熬煮過的湯頭裡,配上簡單的肉片、青蔥與辣椒,這就是我在西南田野的第一餐,是粉,不是麵。

粉,就像道地的米粉一樣,都是以米做為原料,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米線」,同樣也是強調它的成分。提到米線,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應該就是「過橋米線」,這個近年來似乎已經等同於雲南特色的一道美食。至於為什麼要叫做「過橋米線」呢?這倒是有幾個有趣的不同源流呢!

相傳在雲南有一個寒窗苦讀的書生,他的妻子顧念丈夫的辛苦,在冬天裡製作了米線,並將湯頭與配料另以砂鍋盛起。因為湯上的油膜可以將熱氣保存在湯裡,因此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夠達到保溫的效果。要吃的時候再將米線倒入湯裡混合,就是一碗熱騰騰的米線。

有人說,這種把米線放入湯裡的動作好像過橋一般,所以稱之為過橋米線;也有人說,因為書生的妻子每次都必須過一座橋送米線給丈夫;還有另一說是,妻子過橋時摔了一跤,熱湯沖入碗內把配料給燙熟了,形成了味道鮮美的過橋米線。

真正有文字紀錄的過橋米線,來自於今日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志》的記載。清代建水東城外有一間「寶興樓」米線館,有一天來了一位名叫李景椿的人,對寶興樓的店主劉家慶介紹了上述過橋米線的煮食方式。

據傳李景椿是道光年間的進士,建水新橋街人氏,在外地做過官,嘗過外省人「涮」的烹調口味,因而把這個新奇的作法介紹給劉家慶。實作之後,果然美味異常。劉家慶問道,這是什麼特殊的吃法?李景椿回答:「我從橋東來到橋西吃米線,人過橋,米線也過橋,我是吃過橋的米線。」過橋米線就因此而得名了。

時至今日,不但寶興樓成為了當地的美食景點,過橋米線也成了中國西南地區很常見的早餐。猶記得那一碗熱騰騰的米線配上兩顆煎雞蛋,既溫暖了一個長途跋涉而來學子的胃,也溫暖了他的心。

謹以此文,紀念帶我走進田野的麻樹蘭教授(一九三三~二○一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