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SG檢視企業 永續經營能力

文/Sandy Chiu  |2023.01.21
997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碳規畫師、碳盤查師,近年炙手可熱。圖/123RF
圖/123RF
圖/123RF

文/Sandy Chiu 

環境

Environmental

溫室氣體排放

汙水處理

能源管理

燃料管理

生物多樣性影響

廢棄物處理

產品包裝等



社會

Social

社區關係

勞工權益

薪酬福利

客戶數據隱私

公正披露標示

員工健康

工作風險等



公司治理

Governance

商業道德

壟斷競爭

報告審計

供應鏈管理

系統風險

公共安全等



全球暖化、海洋汙染、平權運動、資安議題,你知道這些都跟ESG有關嗎?此一趨勢直接帶動全球ESG人才需求,在2050年以前,這類職缺都將是當紅炸子雞。

ESG分別代表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是一種新型態企業社會責任的評估數據與指標。許多創投、大學校務基金或投資人,更早已將ESG評分視為企業是否能夠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及投資決策。

政府規範企業界遵守

ESG如同評估一間公司的健檢報告,亦即公司不僅要財務表現亮眼、照顧好員工與股東,更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過去塑膠石化、鋼鐵、水泥、汽機車、建築等製造業被視為排碳大戶,而率先受到相關規範,需揭露公司治理資訊、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但現在,隨著新世代環保永續意識變成普世價值,企業想要吸引投資人與人才,就必須為「永續發展」付出一分心力。

2023年,台灣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已規定年度實收資本額達2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必須要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換言之,編寫永續報告書成為企業投入ESG的必要工作,因而衍伸出許多輔導企業撰寫永續報告書的顧問工作。

各職務都與永續相關

話說回來,究竟ESG需要用到哪些人才?有志加入者又該如何投入相關產業?簡而言之,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ESG人才。只要關注並投入相關議題一段時間,即便本職是人資、設備工程師、行銷公關、財務主管、法務人員……都有機會轉進成為ESG人才。

例如:一位關注減碳的設備工程師,會思考生產流程如何達到減碳;一位關注偏鄉教育的公關,會去推動企業贊助相關組織或舉辦環保活動……所以,重點是有沒有關注這些議題,並將其帶入所屬組織。ESG不是某種特定專業,而是永遠存在及每個人都能參與的議題。

從專業轉跨領域學習

那該如何投入呢?聯合國制定的「2030永續發展」有17項目標(Goals)及169項細項目標,面向相當多元。也就是說不大可能一個人每項都了解,因此,未來會分成懂ESG的人與不懂ESG的人,放在職場上,可能就是懂得減碳的工程師與不懂ESG的工程師,懂ESG的人資與不懂ESG的人資。

目前,各國政府正大力推動,企業為此成立相關部門,管顧公司也大量招募相關顧問。在大集團,可能以基金會形式操作,也有企業成立直屬於董事長或總經理辦公室的主導部門,大量吸收能帶給企業好的ESG建議與影響的人才。

不減碳就要搶買碳權

對於外銷占比相當高的台灣來說,未來勢必受到歐美「碳關稅」的影響,歐美貿易占台灣出口21.8%、金額逾千億美元,如果無法有效減碳,企業就必須付出更多的關稅成本,價格失去競爭力,因此短期內無法達到的企業,就會尋求「碳交易」進行「碳抵銷」。

問題是,目前台灣還沒有類似的交易平台,環保署才剛在籌備中,未來將會有許多減碳企業,到交易平台上販售碳抵銷給排碳大廠,而如何讓企業轉型生產減碳產品,也是ESG人才可以搶進的市場。

參與議題及接受培訓

目前有許多單位提供永續經營及減碳人才相關培訓,國內甚至已有多所大學開設相關課程,想要成為搶手人才,可及早開始投身有興趣的議題或參與相關課程培訓喔!

建議可從感興趣的領域研究產業/企業在ESG的各面向優劣勢,比如說金融業在治理的主軸可能會是資安;製造業在環境和社會面向可能會是供應鏈的管理與碳排、廢棄物與勞動力管理,以此去對應自己的技能與專長領域,便有機會成為助攻ESG的專業人才。(作者為生涯設計師,Job Pair媒合型人力銀行創辦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