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發展】中關村10年之變

文/記者李斌、烏夢達、張漫子  |2022.11.12
5867觀看次
字級
位於中科智匯工場的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廳。圖/新華社
中科智匯工場的工作人員討論創新項目的可行性。圖/新華社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廣場。圖/新華社
在中科智匯工場,工作人員(右一)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廳向參觀者介紹展品。圖/新華社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圖/新華社

文/記者李斌、烏夢達、張漫子

站上今年HICOOL全球創業大賽的領獎台前,許錦波已是全球AI蛋白領域備受矚目的科學家。他開創的Raptor X-Contact方法,首次證明深度學習方法可以顯著提升蛋白質結構預測的精度,從此拉開「AI蛋白質結構預測時代」的序幕。

許錦波這位「AI蛋白質折疊技術奠基人」,在海外生活工作近二十年後,被中關村的創業環境所吸引。

這是中關村每天都在發生的場景:平均一天有二百七十家企業在這裡落戶、誕生。

最值錢的是才智

四十二年前起步的中關村,最近十年步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十年來,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等一批「大國重器」破土而出;一批原始創新成果、前沿技術領域的諸多「全球首個」接踵而至。

十年來,創新企業矩陣釋放活力。小米、百度、京東方等領軍企業,在智能製造、深度學習、半導體顯示等領域勇立潮頭。

從三十三點六件到一百八十五件,不斷上跳的數字記錄著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翻兩番多的足跡;從人民幣二千四百五十八點五億元到七千零五點七億元,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再攀新高;從零點三三萬家到二點七六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番;從人民幣一千一百三十九點二億元到一萬零八百六十六點九億元,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加一個數量級……一組組數字,見證了中關村的奮進十年。

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積體電路︶、生物醫藥、軌道交通等十一個細分產業政策加快落地,六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形成,中關村一區十六園成為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科學家是我們這兒的常客。」在陳列有百餘項創新技術的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廳,中科智匯工場技術經理人郭春元說。

中科智匯工場是一家提供戰略研究、科技金融、集中展示、成果轉化、孵化加速等科技成果轉化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科技服務機構。

郭春元介紹,以往從科研成果到產業落地大約需要五年時間,而在這裡,從一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實驗室走出的研究團隊,到成立一家從事腦科學研究、腦部疾病治療儀器研發的公司,再到完成工業樣機並拿到二類醫療證、產品送往醫院試用,僅用了不足兩年時間。

這只是一個縮影。在中關村,最值錢的是才智,讓關鍵人才發揮創新引領作用非常重要。「拎包入住」中關村,成為許多科學家不約而同的選擇。這裡讓創業者最迷戀的,就是創新土壤肥沃,可以把「小樹苗」養育成「大樹」。

原始創新數不勝數

過去,中關村誕生過大陸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第一個政府引導基金、第一部科技園區地方立法……

這十年來,中關村瞄準制約創新發展的「痛點」和「堵點」,先行先試一批改革政策,並輻射大陸:出台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基礎研究支出加計扣除等新政,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制定實施科研經費二十八條、「科創三十條」等政策措施,探索形成「揭榜掛帥」、科研經費包幹制等改革舉措;為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辦理永久居留提供「直通車」,落實中關村國際人才二十條出入境新政,集聚培養一批科技領軍人才……

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法規政策,打破藩籬,助推創新主體放心大膽發展。

在最近的一次實驗中,北京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顧奇給大鼠打印了一個「肝臟」。在切除百分之八十五肝臟後,他將3D打印出的釐米級肝臟移植到大鼠身上,使其存活時間由兩小時延長至十二小時。

此前,像骨骼這樣的硬組織打印技術國內外已相對成熟,含複雜細胞類型的軟組織打印則較為困難,需有幹細胞技術體系作為支撐。

「幹細胞就是生物3D打印機中的墨水,它可再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類型,通過相應的打印策略,可製造出血管、肌肉,甚至完整器官。」顧奇介紹。

沿北京「科創地圖」走一走,這樣「從0到1」的原始創新數不勝數:

首次發現D型絲氨酸對睡眠的調控作用、懷柔質子回旋加速器設施成功出束、無液氦稀釋制冷機原型機連續穩定運行、自動駕駛的「國產腦」不斷升級、量子直接通信距離刷新世界紀錄……

「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十年間,中關村先行先試,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

科技創新出發地

自主創新主陣地

北清路邊,如今崛起一座貢獻北京集成電路(積體電路)設計產值半壁江山的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

同源微的實驗室裡,工程師爭分奪秒進行電路設計,完成電流波形等信息的實時監測分析。「我們的探測器,不比任何一家國外公司的差。」同源微總經理王洪波信心滿滿。

過去,射線成像領域的高端技術,包括高端車檢、集檢系統、智能射線分揀、醫療CT等,使用的射線探測器都是來自歐日企業。同源微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

與「雙壓力」同在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全球疫情衝擊與經濟下行「雙壓力」同在。

作為大陸創新發展的一張名片,中關村經歷著時代大考,也扛起新的使命。

「中關村不是畫定的幾個園區,更不是幾個產業項目,而是一種環境、一種文化、一個品牌、一張名片。」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程嵩說。開放的中關村立足北京、輻射大陸、鏈接全球。

技術、產業、金融、人才的聚合,使中關村由「電子一條街」擴展至「一區十六園」,從第一個國家級高新區到大陸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再到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如今,中關村成為大陸重要的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

目前,北京已擁有具有研發功能的外資企業一百八十九家。在加快高質量「引進來」方面,北京創新發展二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中有十項專為中關村「量身打造」。

「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一座富礦。」深耕中國大陸市場多年的英國勵訊集團高級副總裁張玉國說,為讓這座富礦發揮更大作用,勵訊集團將其全球全學科科研資源服務北京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機構。

從曾經對標矽谷的一個「村」,到走出北京、在大陸多地開花結果,再到站在世界合作競爭的前沿,中關村不斷延伸其創新藍圖。

「我們將加快推動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政策落地,努力把中關村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更大貢獻。」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