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冉冉留不住(上)

文/張梨美 |2022.10.31
1134觀看次
字級
圖/張梨美

文/張梨美

秋,《說文解字》,禾穀熟也。

我喜歡秋天,一如喜歡向晚。萬物肅殺、草木凋零前,正是橙黃橘綠;揮手白晝、告別天光之際,恰恰彩霞滿天。消逝,總有點不捨,抹不去淡淡憂傷,卻自有緩緩從容處,宜醉宜遊宜睡,最是迷人。

生長島嶼屬亞熱帶,四季不分明,尤其是北台灣。彷彿才作別燠熱悶溼的夏天,就迎來了細雨霏霏的冬季。記憶裡,豔陽天一把花陽傘,東北季風一吹,又是一柄大雨傘。心心念念著惱人的秋風,不肯錯過,卻每每擦身而過。少了驚蟄一聲百花盛開的雀躍,就沒了霜降時節山川寂寥之傷悲。秋水共長天一色,唯有在詩裡尋覓,夢中遐想。

秋天的邂逅

人生短短幾個秋,第一次與秋相遇,美利堅密西根州。

世紀末的年華似水流,風一吹,捲起片片落葉。不是枯黃,暑氣尚未遠颺,仍沾著夏日的氣息,微微嫩黃。畫中女子,一頭濃密長髮,一條墨綠長裙,蹬著長筒馬靴,的、的、的地穿梭在陌生的國度、疏離的校園。你費力地想聽懂他們講的每一句話,艱難地想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大致說來,美國人有種天真式的可愛,他們習慣抱以友善的鼓勵與微笑。語言不是唯一的障礙,當初來乍到的興奮之情慢慢褪去,惱人的不是秋風,而是無處可訴說的孤寂。

一個傍晚,暮色漸濃,落葉蕭蕭下,墨西哥室友不在,電話鈴聲響了起來。話筒的另一端,是個同樣孤獨的靈魂:「我沒有朋友,我不認識任何一個人,我連室友都沒有。」這個來自黎巴嫩的年青男子,獨自啃嚙著荒涼和寂寞,終於受不了,拿起電話亂撥號,就是想找人說說話。聽他聲音裡滿是沮喪,甚至帶著哭腔,還真怕他一時想不開。

助人為快樂之本,我在電話中陪了他一小段時間。幾個星期後,他很興奮地同我說,他找到室友,也有了朋友,陽光再度照耀,世界依然美好。他稱我為「the girl from Taiwan」,堅持要和我見面親自道謝。我喜歡含蓄蘊藉之美,喜歡留白。他卻誤以為我因長得太醜太自卑而推三阻四,其實是我擔心見了他本人,毀了想像。自忖雖非清秀佳人,還不至於太丟台灣女同胞的臉,拗不過,只好約在人來人往的活動中心見面。若照著好萊塢的套路公式走,接下來不就是一齣甜美浪漫喜劇?那是電影,我也不是三毛。沒有太多驚喜,也無所謂失望,就是兩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曾經相遇。萬千人群,多少人與你擦身而過,各人,終究有各人的路要走。

秋天的童話

秋風瑟瑟天氣涼,一走出Detroit Film Institute,冷得直打哆嗦。電影院離校園十幾分鐘腳程,算不上很安全的一段路。我一味疾走,想趕快進入校園,後頭卻有一個高大的身影緊緊跟著我。著急的是,我走哪他也走哪。巧合,還是故意?我不敢回頭看,腳步卻再也無法加快。感覺無論我走得多快,那人就在一、兩步之遙。整條路上,只有我和他。終於進入校園了,一口氣鬆了下來,自然而然想把身後不知來自何方的神聖瞧個清楚,「It's so cold.」這一望,套用古裝偶像劇的描述,絕對是個清秀俊雅的白面書生。只是手上沒有扇子,西裝口袋上別著一朵花。他叫大衛,長得活生生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走出來,連卷曲的頭髮都極相似。只是,添了點風霜。巧的是,他恰恰在西臘語系教書。整個人和氣質,都非常的西臘。寒風中,月光下,他說了一句如夢似幻的話,紳士優雅地將別在襟上的那朵花,送給了想像的佳人。 這麼好看的男子,這麼漂亮的身姿,就算不送花,也動人心。「吾末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美色,就是這麼誘惑人。

幾年時間,他就是我的西臘雕像,一個美的存在。但不是所有藝術品,都該落入尋常百姓家。有的就應該永遠供在美術館,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一旦墮入紅塵,會變庸變凡俗。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校園裡的最大族群,當時屬印度裔無異。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條船人,但他們在華人間,普遍評語不佳。優勢是團結、英語好、會說話,也可以說是巧言如簧或油嘴滑舌。或許是國情文化關係,有些印度男生一進了美國校園,彷彿活成了乾柴,亟於尋找任何一把能點燃他們的火。

九月,甫開學,秋陽燦爛,我慣例地在下完課後走進圖書館。才在飲水機喝了幾口水,一抬頭,一個身材高瘦、眉清目秀的印度男生迫不及待地向我表白。大意是,他一看到我,就為我的美色絕倒,情不自禁地跟著我,無論如何,他一定要認識我,請我一定不能拒絕他。我忍不住大聲笑了起來,幸好水已喝下,這是從哪學來的唯美台詞?真該拍拍他的肩膀,「老兄,醒醒點,我們在大學校園,不是在演電影。」看在他算得上好看的分上,通了一次電話,約在校園見了一次面,話不投機半句多。

當我在電話中拒絕再和他碰面時,他大有此生非卿不可、會一直等下去的態勢,真是能演會說;可惜,我清醒得很,沒時間,沒興致。不到幾個星期,碰到他和一歐美女生並肩而行。我笑了笑,「good for you。」恭禧他,找到夢中的絕色美人和新獵物。

秋天的童話,不在男歡女愛,不在情意綿綿,而在密西根北邊,楓葉重重又疊疊。遠山近樹,一片灼灼然,造物主大筆一揮,黃金雨、紅葉風,恣意揮灑地燃燒。燃燒吧,秋裡一把火,燒得深紅出淺黃,無處竄。腳下落葉沙沙作響,閒雲潭影日悠悠,林子裡漾著秋的氣息。一入其境,人世間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