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推動四個開始,構建中華和平

文/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2022.10.05
1566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一)領導人決策錯誤時

2018年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Ship of Fools”(直譯是「一船笨蛋:自私的統領階層把美國推向革命邊緣」)。作者是美國電視主持人塔克‧卡森(Tucker Carlson),直指近年來的菁英領導的失敗。他指出:「戰爭、飢荒和疾病都不會毀滅一個國家,但領導人可以。」(參閱好優文化《國家如何被搞砸?》中譯本,2022)

只要決策錯誤,民主選舉出來的領導人,照樣會受到人民唾棄。

(二)白宮主人的雄心與私心

白宮的主人是美國的總統,有人形容只要第一次坐上總統專機,本能的反應:就是要做滿八年總統。世界上最強大富有的國家元首立刻出現雄心與私心:

(1)雄心是「美國第一」,一定要持續維持世界領袖的高位,「我就是老大,我說了算」。

(2)私心是要做滿二任八年。「連任」勝利是最高目標。所有施政及言行的背後都是「連任」的誘惑在指揮。

國內關心美國政治的人,也許會有些不解,一度被認為世界民主法治典範的美國,至少近十年來怎麼會變得這樣地面目全非?口是心非?如果用二句簡單的話概括:其根源即來自美國資本主義下,對外展現「強國霸權」的傲慢,對內掌握「政治權力」的操作。

自1959年去美國讀書,在以後的半世紀中,一直都以羨慕的眼光,不斷地告訴自己與國人:「美國這麼進步,為什麼我們這麼落後?」

當自己一直教學與生活在比較純樸、友善的美國中西部,年復一年,才逐漸發覺華府那些能言善道、口若懸河的政治領袖,所說的與所做的,會是如此言行不符?我一直關心美國總統執政:從最年輕的甘迺迪開始,詹森、尼克森、福特、卡特、雷根、布希、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2009-2016),到最近六年的川普(2017-2021)與拜登(2021-)。如以自己的看法,很令我失望的就是興風作浪的川普以及此刻在任上政策搖擺不定的拜登。

(三)美國只想利用台灣對付中共

戰爭是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和平則是交流互動,合作雙贏。由於自己的幼年經歷過中日抗戰及國共內戰,特別嚮往和平,珍惜和平。

存在於戰爭與和平之間有雙方的各種選擇:也可以有各種程度與形式的對抗與合作。如果對抗,就會產生各種資源利用上的「呆帳」;如果合作,就會產生彼此的「紅利」。

川普四年對台軍售11次,近5000億台幣,創空前記錄。歷練豐富、個性溫和的拜登進白宮之後,沒想到他「反中」的方式多,出手快,範圍廣。對台灣而言,助「台」的花樣也更多,包括政府與國會領袖來訪,短暫訪問後留下的是購買軍火的清單及台海的滔天大浪。大部分台灣人民都會想到,並且已看到這一連串可能的連鎖反應:

˙猛踩紅線:激怒中共,果然在點燃台海危機。

˙台灣為了自保,一面接受美國援助,一面盡全力買武器,年輕人加快訓練成保台的戰士。

˙如果有一天大陸真以飛彈轟炸,甚至登陸攻台,死的是幾萬或幾十萬的台灣同胞,被全球責罵的是北京領導人。

˙全球強烈制裁及譴責中共,使中共變成另一個打烏克蘭的俄國,國力倒退若干年,陷它於孤立。

為什麼川普及拜登,只想到激怒中共恐嚇台灣?為什麼只想到利用台灣做「馬前卒」?做「代理人」?為什麼從未想到來做兩岸的調解人、和事佬?因為唯有這樣的對抗與挑釁,才能激怒中共,拖垮中共。做為世界老二的大陸,在各種孤立與責難中,更難趕上美國,超越美國。但是老謀深算的中共,是將計就計就打台灣?或是恐嚇封鎖就是不啟動戰爭?

(四)美國接受「四個現實」

但是,在當今世界舞台上,美國要有自知之明,二十一世紀以來一直在衰退中的美國,早已沒有壓倒性的的力量隨意指揮,政府與民間都需要認清「四個現實」做好調適:

(1)「美國說了算」的時代已過。

(2)「世界警察」的角色已無法勝任。

(3)全球「經濟霸主」的地位已一去不回。

(4)美式民主的各種弊病,必須徹底改革。

世界是公平的,也是現實的:超過一世紀的美國強權,也躲不過面臨衰落的結局。這是多位美國的外交與經濟專家學者(如佛里曼、史迪格里茲、薩克斯)近十年來的多數看法。

(五)「和平」第一步:去「恐懼」,迎「交流」

兩岸領導人近年陷入接觸僵局,面對此刻美國強力介入操作的台海危機,應當立刻要做到甘迺迪總統在1961年四十三歲就職時提出的遠見:

讓我們永遠不要因恐懼而談判,

但是也永遠不要對談判感到恐懼。

我們深刻地盼望我們的總統,要嚴格地分析美國白宮及相關部門提出意見的利弊。美國的利益不等於台灣利益,台灣尤其不能淪為馬前卒及代理人。

面對台中美三邊不同的戰略思考及佈署,兩岸領導人為了國家利益,更要彼此捐棄成見,共持樂觀理性的態度,先探求對話,在短期內消除接觸障礙,恢復交流;再進一步尋求長期融合。

如果兩岸展開接觸,首次聚會不需在國外,可以分別在廈門與金門。在金門大學校園可以看到:「戰爭無情,和平無價」八個大字;我再補加「交流無悔,合作無敵」。

當兩岸二位領導人啟動了兩岸和平交流合作雙贏,台海就會風平浪靜,兩岸的數萬青年學生可以來往讀書;幾十萬台商可安心往來工作;去年對大陸外貿出超逾1700億美元的紀錄,也可望突破。

(六)兩岸共同推動:四個「開始」

˙開始「不戰」,才能得和平。

˙開始「對話」,才能得善意。

˙開始「交流」,才能得互信。

˙開始「兩岸一起興」,才能得雙贏。

台灣在國際上要爭取的不是「台灣獨立」,不是受美國擺佈,而是「中華民國自立自主」。在地緣政治中,可以「親美」,更要「防美」;應當「近中」,更要「和中」;對自己既要「愛台」,更要「護台」。

時間不站在台灣一邊。我多麼希望2300萬人,不分黨派、省籍、黨籍、年齡、性別……大家立刻從「避戰」「愛和平」開始。



呂秀蓮前副總統:「愛和平‧保台灣」

今年9月《遠見》雜誌發佈「國際政經情勢大調查」,摘錄其中五項:

(1)中共頻繁軍演,63.6%民眾憂兩岸開戰。

(2)8月危機讓民眾對政府信心動搖?65.4%民眾減少對政府信任度。

(3)美高官來訪目的?民眾:賣武器/做生意(72.4%)、刷存在感(51.3%)、對中施壓(50.8%)。

(4)外國高官頻繁來台可能引發哪些效應?民眾:給中國軍演藉口(78.6%)、更多對台禁令(77.7%)、台灣外交經貿地位反被擠壓(49.9%)。

(5)65.2%不願自己或家人上戰場;62.2%民眾贊成恢復徵兵舊制(至少延長至一年)。

就在9月21日晚,前副總統呂秀蓮發起「愛和平‧保台灣」遊行。她指出:民調顯示多數人民認為兩岸應保持和平關係。她更提醒全民:不管政府與候選人次哪一個政黨,都應傾聽人民聲音:「我們善良、慈悲、民主和平的台灣人,絕對不讓台灣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