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歷史】舊中央黨部的空間記憶

文/尚智 |2022.10.04
1052觀看次
字級

文/尚智

在總統府的正前方,往凱達格蘭大道向東走,就是張榮發基金會大樓。許多人還記得,這裡的前身是國民黨中央黨部,二○○六年才搬至台北市八德路的八德大樓。隨著時光飛逝,曾經聳立在總統府對面數十年的舊中央黨部,它過去的歷史亦逐漸被人們淡忘。

一開始,國民黨舊中央黨部沿用原地的日治時期建築,即赤十字社(紅十字會)台灣支部。有意思的是,日本赤十字社名譽總裁依照慣例由皇后擔任,此處隔著台北城東門,與代表天皇權威的台灣總督府相對應,形成一陰一陽的建築對話。

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後,由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開設「凱歌歸」招待所,以川菜餐廳聞名。女作家暨廣播節目主持人羅蘭,一九四八年便在此地舉辦婚禮,新郎朱永丹為當時中廣所屬台灣廣播電台的新聞組長。一九四九年以前,「凱歌歸」是第一流的餐廳及招待所,也是當時宴客及招待貴賓的最佳地點。

一九四九年中央政府遷台,中央黨部隨之遷入「凱歌歸」,有趣的是,有的老一輩黨員寫信到中央黨部,信封上的地址還會寫「凱歌歸」。直到一九九四年舊建築拆除改建之前,四十餘年來此地就是國民黨最高權力中心,充滿獨特的政治空間記憶。

國民黨舊中央黨部,分為前樓及後樓兩棟建築。前樓是黨務高層的辦公重地,包括總裁辦公室、主席辦公室、祕書長與副祕書長辦公室;增加四位副主席後,新設沒有辦公桌的副主席休息室。後樓本是中央各工作部會的辦公室,後來因為組織日漸龐大,文工會、青工會、婦工會等陸續搬離此處,另尋辦公場所。

外界對舊中央黨部感到最神祕之處,大概是總裁辦公室。「總裁」是蔣中正在黨內的專屬職稱,他會因應不同的身分選擇接見他人的場合:在中央黨部會見黨工幹部,在總統府接見政府官員與外賓,在士林官邸請知識分子和社會名流喝茶。

一九七五年蔣中正過世後,為了彰顯對總裁的尊崇,總裁辦公室被保留了下來,由專人維護,但不再開放使用。蔣經國擔任黨主席時,將總裁辦公室的會客室改為黨主席辦公室,內部只有簡樸的裝潢;李登輝接任黨主席後,繼續使用這間辦公室。

蔣經國晚年為失眠及糖尿病所苦,健康不佳,因此在辦公室放了一張小行軍床,通常會在中常會後回到辦公室,在行軍床上小憩片刻,有時候也會在開會前休息一下。一九八八年蔣經國逝世後,繼任黨主席的李登輝不再使用這張行軍床,但仍予以保留,以表示對蔣經國的懷念,後來被送到陽明書屋收藏。

舊中央黨部還有一個風水之說:在蔣總裁的時代,因為中央黨部的辦公空間不敷使用,有人建議改建。但老先生認為「官不修衙」,於是指示整修前樓、增建後樓,而且後樓不可比前樓高,避免「泰山壓頂」影響國運。不過,這是老黨工的說法,尚待史家考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