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俗諺】三更起大厝 四更拆袂赴

文/蔡志鏗 |2022.09.14
1277觀看次
字級

文/蔡志鏗

世人經常感嘆「人生無常」,世間事確實變化極為快速,而且有時沒有固定的法則,事前往往難以預測。此一現象,用台灣諺語「一更散(窮),二更富,三更起大厝,四更拆袂赴(來不及)」來形容,最為貼切鮮活,且具有警世的作用,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道盡「樓起樓塌」的變幻歷程。

初夜一更天時,還是赤貧人家;二更天業已逐漸發跡,大富大貴;到了三更半夜,更是富裕到足以購置大量田產、興建高樓大廈;然而才一轉眼,四更時就家道中落,不得不變賣家產,雕梁畫棟的華廈任其傾頹,最後終難逃被拆除的悲慘命運。

如此滄海桑田的變化,何其快速,又何其警世,持盈保泰看似簡單,其實很不容易。我們為人處事除了要學習稻子般低頭謙虛之外,平時更要慷慨佈施,留個缺口讓福分流向需要的人,才是懂得造福培福的前瞻者。

人生際遇變化快速,不只是個人,舉凡企業組織和國家社會也莫不如此。唯有抱持著「居安思危」、「臨淵履薄」、「不進則退」的戒慎恐懼心情,企業才能保持領先不被超越,國家才能國富民強,遠離苦難。

台灣另有一句俗諺「三代累積,一代虧空」,同樣是在告訴世人「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的道理。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責任,但最重要的是「不忘本」、「莫忘初衷」,只有恪守本分,不妄想、無貪念,才不會落得今日造樓、明日拆樓的下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