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親朋,聚會吃飯,喝酒聊天,帶著醉意,能開車!?
稻江管理學院的總務長酒醉駕車,竟在自己的校門口撞死了兩名自己的學生…… 。
4月2日晚上,在嘉義縣太保市稻江管理學院擔任總務長的林繼正(35歲),與友人吃飯、喝酒後,帶著醉意,駕駛休旅車回家。酒醉開車,闖下讓他後悔一輩子的大禍!
林繼正開車回家路經稻江管理學院的校門時,該校夜間部學生陳儀貞(20歲)、吳旻書(21歲)正好下課,各自騎著腳踏車從校門口要回家。結果,兩位女生被林繼正的車子撞上,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兩條青春年華的生命。
警方調查,當時林繼正開車車速很快,所以衝撞非常猛烈。陳儀貞倒在路邊,整輛腳踏車扭曲到幾乎解體,書本、物品等散落一地。吳旻書則連人帶車被撞飛到十多公尺外的田裡,當場死亡。林繼正的車子還撞倒了好幾棵路樹才停下來,並在地上留下很長的煞車痕跡。
根據媒體報導,林繼正肇事後不敢下車,後來被警察拉出車外,即抱頭痛哭,當時他的酒測值高達0.99毫克。根據交通法規,酒測值在每公升0.55毫克以下處以罰款,超過0.55毫克則還觸犯公共危險罪。
事後,林繼正被校方撤職,並被警方依公共危險罪移送法辦。他向被他撞死的學生家人道歉,但對社會大眾,他似乎也只能說:「我做了最錯誤的示範。」
因酒駕造成車禍,早已不是新聞,但為人師表還酒駕撞死學生,確實讓人震驚。這件新聞,讓人想起也曾發生警察酒駕撞死老人、孕婦的事件,連警察都酒駕,可見酒駕甚至已是知法犯法的問題了。
法官對這位酒駕肇事者除了處以刑罰之外,還要求他在家中明顯地方掛著死者大張照片,上面還要寫著:
對不起,我撞死你了!
根據交通部統計,自民國94年以來,酒駕已成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去年,交通死亡事故人數為2573人,其中因酒駕死亡的人數高達576人,占了22%。
近年來,國內外對愈來愈嚴重的酒駕問題,都採取加重處罰的做法。今年三月,交通部已通過更嚴格的酒測標準,並將罰款提高,最快從今年6月起即可實施。
新法將針對無照駕駛、取得駕照未滿兩年的新手、大客車、危險物品的職業駕駛等四類,酒精濃度檢測門檻將從現行的每公升0.25毫克降低到每公升0.15毫克,等於約喝兩杯五百CC的啤酒就可能達到這個標準。現行酒測值每公升0.25毫克到零點四毫克、0.4毫克至0.55毫克,以及超過0.55毫克的三級標準,也將提高罰款。
此外,交通部也邀集專家學者討論如何防制酒駕的方案,包括讓酒駕者服勞役、負責照顧車禍傷殘者,甚至如果餐廳業者、車主、車內乘客事前知道駕駛者已喝酒,卻還讓他繼續開車肇事,則受害人也可一併要求這些人負擔民事連帶責任。
對酒駕肇事者的處罰,除了罰款、判刑之外,去年美國曾有法官判處一位酒駕撞死人者必須在家中懸掛死者遺照。根據外電報導,法官對這位酒駕肇事者除了處以刑罰外,還要求他在家中明顯地方掛著死者大張照片,上面還要寫著:「對不起,我撞死你了」。
但在另一方面,部分保險業者卻推出一種第三人責任險附加的「酒償險」,就是說酒駕者酒測值在0.25毫克至0.55毫克之間,如果肇事,可獲賠償;如果酒測值超過0.55毫克又肇事,可先獲賠償,但如果被判處公共危險罪確定,則將予追償。
雖然推出酒償險的保險業者自認是站在社會安全角度的立場,絕非鼓勵酒駕,但這種酒償險曾引發「讓人以為有保險就可酒駕」的道德爭議,所以有些保險業者,就堅持不銷售酒償險。
不管如何,當酒駕事件愈來愈多,提高刑罰也未必就能有效嚇阻時,那麼就必須同時著手加強改變酒駕者的心態。因為很多酒駕者根本是漫不經心的習慣,或者是道德感低落,這些人的心態都應該被導正。
最近媒體報導藝人洪其德酒駕撞死人,為了賠償問題焦頭爛額。他還曾到廟裡求神問卜,明明就是因為貪杯肇事,卻還藉口把責任推給迷信,這種心態真要不得。
媒體也報導有人因為酒駕肇事被帶回警局,卻找民意代表來關說,可見這些民意代表認為酒駕並不是多麼不道德的事。
過去酒駕的刑罰較輕,酒駕常被定位在道德層面。後來,酒駕的刑罰加重了,結果發生酒駕變成先談罰款多重?有沒有涉及公共危險罪?道德反而不是最嚴重的問題,這也都需要導正。
很多愛喝酒的人,都相信自己的酒量,不但自認酒駕也不會肇事,更存著酒駕不會被臨檢的僥倖心理。有些有錢的人還會想,就算被臨檢也可罰款了事。這種人完全沒有想到酒駕是道德上的問題,可能會因自己一時的大意或任性,而造成他人永遠無法彌補的傷害。
針對這種慣性酒駕者不負責任的心態,難怪有人主張酒駕肇事者根本是具有嚴重危害性的反社會行為,所以對有關酒駕的立法不能寬容,應該一律處以刑責,不得假釋,如果再犯則加重其刑,並終身不准再駕車。
從宗教觀點來看,因酒醉而做了不適當的事,當然包括酒駕在內,已先觸犯戒律。其次知道酒駕可能會肇事傷人甚至致死,卻還昧著良心去做,則更是明知故犯的罪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