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 保甲古道

文/鄧榮坤 |2022.08.01
1118觀看次
字級
保甲古道的路面以鵝卵石鋪設而成。圖/鄧榮坤

文/鄧榮坤

先民們翻山越嶺走過的山路,至今仍蜿蜒於林野之間,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循著這條山路尋根或漫步時,尋回了遠颼的故事,而故事也在腳步聲中悠悠醒來。

醒來的山路,被喚為古道,記錄著先民們的智慧與辛勞。位於楊梅的老莊路上,就有一條罕為人知的「保甲古道」,這條擁有百年歷史的古道,昔日是挑擔的商賈與僕役們行商買賣時,往返穿梭的道路。

至於為何被稱為「保甲古道」,據當地的文史工作者伍金說,「甲」是清代地方組織制度,當時以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設立戶長、甲長、保長等地方官員,以維護地方的安寧及日常的事務工作之推動。而遇上造橋、鋪路、修路等需要大量人力的工程時,就從每戶人家中各推派一人,這些短暫匯聚在一塊的人員,被編組為不支薪的工作隊,而由這些人修建完成的道路,就喚為「保甲路」。

楊梅老莊路上的保甲古道,全長約七百五十公尺,前段約五十公尺長,因有零星住戶,兩側闢有機車與單車可以牽行的水泥通道,其他路段則為石頭路面。沿途會經過百年苦茶樹、春茶亭、解說亭、歇腳亭等,圍繞著這些地名的由來,演繹著先民們開山闢路的艱辛;在景色秀麗的古道中,遙想當年一群挑擔的僕役,在商賈的導引下,越過這條古道進入不遠處的市集,熱絡進行銀貨兩訖的交易,為這塊土地書寫下沉浮於生活中的各種悲歡。

保甲古道以傳統砌石工法修築,古道兩旁修築砌駁坎,以鵝卵石鋪設的路面,歷經日晒雨淋,至今仍完整保留下來。鵝卵石間長出的雜草,於陽光下迎風搖曳,訴說著昔日悲歡,彷彿也招呼著過往的旅人,放慢曾經匆忙的腳步,享受靜謐的山林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