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公式

呂學錦 |2022.07.31
1083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呂學錦(國立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能力=清楚的頭腦×log(1+知識技術/妄念妄為)

要評量一個人的能力,方法有很多,如果上網查,能得到八百多萬筆相關結果,但本文提出一套「能力公式」,僅由三個參數和四個數學運算所組成:三個參數分別是頭腦清楚的程度、知識技術的高低、妄念妄為的程度(用以反映品德高下),四個數學運算則是加法、除法、乘法和取對數(log)。

國立交通大學榮譽教授呂雪錦。圖/資料照片

首先,你我都同意,能力跟知識技術成正比。知識技術代表一個人所具備的先天天賦、後天學習所得以及經驗累積,包括:所見、所聞、所悟等等。

重點是,公式裡的知識技術要反映到能力上,需要經過取「對數」這一關的運算。

相信很多人都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體驗吧!遇到困難時,總覺得少讀了哪一本書或少做了某個練習,這正是因為吾人過去所學、所經歷過的知識技術,經過對數函數運算後,有壓縮的作用(暫時不考慮妄念妄為的作用),未必能解決當下遇到的問題。

更何況,吾人不能預知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分不確定性,是考驗能力的關鍵。因此,更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成語經過時間的檢驗,至今仍然適用,也就代表一個不變的真理──博學多聞才能累積足夠豐富的知識與技術,強化自己的能力。

此外,持續用功精進,也是不斷提升知識技術的不二法門。天才如愛迪生都說,「成功最終得歸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老祖宗傳授技術,力行為期三年四個月的學徒制;《異數》一書中提到,熟練需要持續一萬小時以上的練習,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前人的說法,在在展現了智慧累積的成果,他們似乎早已知道,能力養成終究要隨時應付套用對數函數的挑戰,同時也彰顯知識、技術對增強能力基本功的重要性。

其次,能力跟頭腦清楚的程度成正比。

圖/pexels

相信大家都有很多親身經驗,例如:晚上為了趕工,熬到半夜三點才睡覺,早上六點又得起床趕去上班,睡眠不足導致頭腦昏昏沉沉,自然反應遲鈍,能力表現通常較差;如果有空檔時間補充睡眠,醒來後頭腦清楚,表現就恢復正常了。

生活中,禁止疲勞駕駛,就是為了確保駕駛人的頭腦清醒,有能力安全開車和緊急應變;長途飛行跨越多時區的人,因為時差而精神昏沉、有睡眠問題,往往必須休息,才能重新上軌道;更不用說,疾病造成腦部受損對能力的影響了。

如果把頭腦當做一個系統看待,頭腦清楚的程度相當於系統的頻寬大小。就像寬頻上網一樣,頻寬愈大、速度愈快、頭腦愈清楚,反應也就愈快。大家追求頭腦清楚的程度,應當如討論制定第五代行動通信的國際標準一樣熱烈,以朝能力更強的方向邁進。

每個政府、公司、學校、團體等,也都各是一個系統。該機關(構)領導人及其團隊頭腦清楚的程度,恰恰會反映在系統的「頻寬」表現。國民期待政府,客戶、員工和股東期待公司,學生及家長期待學校,會員期待團體……無不是希望,每位主事者耳聰目明、頭腦清楚,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並且把對的事做對。

領導人頭腦清楚,加上具備豐富的知識技術,就能夠提出最適當的願景、最正確的策略和具可行性的執行方案,找對的人組成最有能力的團隊,把事情做好。

這種領導人也有能力掌握時代脈動,博納雅言而讓想法更加多元,進一步推動跨領域創新,並促進全球化思維與布局,與時俱進,站穩在浪潮的前沿,奮勇向前。

圖/123RF

第三,能力公式跟德育的關係密切。

在這套能力公式中,以妄念妄為程度反映品德高下,且位置在分母,意思是:品德優異者,極少妄念妄為,對數內的分母數值很小,能力自然增強變大。

試想,如果某人有一定程度的知識技能,他的妄念妄為程度趨近於零,兩者依公式相除之值將趨近於無窮大,加上1,還是無窮大。一個無窮大之數的對數,依然是無窮大,因此這個人的能力也就趨近無窮大。

本人相信,當一個人的品德完美無缺,也就是斷絕妄念妄為,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徹底根除貪、瞋 、痴、慢、疑等五毒,這個人必然因此智慧大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公式中的分子項也趨近於無限大。同時,此人的頭腦也必定相當清楚,反應異常迅速敏捷。如此之人絕非凡人,可以說是聖人。

世界上有沒有這種人?就算沒見過,至少也聽到許多人稱頌──圓證無上正等正覺的釋迦牟尼佛住世期間,所示現的就是這麼一位德行圓滿、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聖人。

至聖先師孔子及其七十二位弟子、亞聖孟子,以及諸多先聖先賢和隱士,都是品德高尚的楷模,名垂青史,為後人所景仰。就能力公式而言,他們每位的分母項(妄念妄為)的數值極小,故能力高強。

反觀另一面,如果某人品德差勁,五毒中只要有其一,妄念妄為不斷,甚至食髓知味、變本加厲,這種人愈是知識豐富,反而「技高膽大」,危害國家社會或公司團體之程度愈大。

若沉迷不悟,他們通常還有利令智昏之現象,在能力公式中的分母趨向無窮大,能力便趨近於零。要特別說明的是,能力公式呈現的是正向能量,沒有負數,最小值是零。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真是罄竹難書!

圖/pexels

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起因不都是侵略國領導人貪圖霸權,造成多少家庭流離失所、多少生命塗炭。終了,侵略者還是失敗收場,甚至遭受世人嚴厲譴責,惡行遺臭萬年。

貴為國家領導人,卻不愛惜羽毛者,時而有之。

國際新聞頭條三不五時就刊登某某總統、總理級高階領導人涉及貪汙等不法行為之醜聞,這些人本來都是賢能人士,眾人希望他們的能力發揮作用,有益於國家社會,才授予他們如此珍貴的最高職務。為什麼這些堪稱「人傑」者會離經背道,走向負面而不自知?難道是無意識的無知嗎?

身為國家領導人而有無意識的無知,未能慎始博謀,固執地貪圖便宜行事,以致決策錯誤,到頭來,還是逃不過能力公式的檢驗,在品德上出了問題,才會大肆「妄念妄為」,此誠屬國家之大不幸!

領導者做決策時,本人建議可參考毛治國所著的《決策》這本書,該書融會西方理論與中國哲理,結合實務與學術,闡述決策過程中達到見(周延)、識(洞達)、謀(深遠)、斷(精準)、行(果決)的修練,若這五項境界皆能齊備,則社稷甚幸、國家甚幸。

無意識的無知,亦可能普遍存在於社會。

為了追求美,大多數付得起費用者,會利用醫美技術改變自認為不滿意的部分,年輕人個個成為外型近似的俊男美女,年長者整形去斑也大有人在。本來這是個人的選擇,無可厚非,然而深入一層探索,追求美是貪愛美,是假的美,追求年輕也是貪念作祟,貪愛假年輕。

當社會上很多人都起了五毒之心,形成風氣,驅動許多人以無意識的無知做事,不知不覺中會種下很多惡因,惡報也就隨時可能出現,讓社會付出代價。

以最近學術界出現多起論文造假事件為例,其中不乏知名人士涉案,他們可能都中了貪、瞋、痴的毒而不自知;被名與利的糖衣包裹著,昏了頭,最後一生功名毀於一旦,也打擊了社會對學術界威望的信任,值得嗎?

公司、團體、學校亦然。

圖/pexels

就公司而言,公司領導幹部的品德是樹立企業文化的標竿,上行下效、風動草偃就是這個意思。英文有句格言說:「誠實是最好的政策!」(Honest is the best policy.),著名的高階主管甄選十項必要條件,擺在第一項的就是誠實,可見誠實的重要性。

誠實代表高尚的品德,含有正直、誠信、值得信賴等意思。公司的正常運作,不就是建立在相對關係人之間的相互信賴上嗎?包括:客戶、供應商、合作夥伴、員工、股東、政府,甚至鄰里居民等,只要跟當中任何一方的信賴關係出現問題,這間公司就會有麻煩。

舉例來說,重要零組件供應商提供品質欠佳之電池,導致使用該電池的產品發生多起爆炸事件,公司不得不回收已經上市的產品,有形與無形損失都十分慘重。這麼差勁的電池製造者會成為這個公司的供應商,涉及更深一層的因果關係──前因便可能是公司領導階層在某些事務上的偏差觀念或行為(妄念妄為),導致金錢與商譽損失的後果。

談到這裡,何妨以事後諸葛的立場,回顧剛結束的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以能力公式的三個面向,評比兩位候選人之能力,請有興趣的讀者當做練習吧!

最後,這個能力公式係源於向能(C. E. Shannon)所提出,最著名且最重要的頻道容量定理(Channel Capacity Theorem)公式,該公式為:

C = W×log(1+P/N)

C:容量,W:頻寬,P:傳輸功率,N:頻道雜訊。

總之,一個人要增強能力,就必須在三方面加強修練:第一,保持身心健康、頭腦清楚;第二,多閱讀、多學習,勇於探索嘗試,持續精進,增進知識和技術;第三,不斷修練品德並維持在最高水準,也就是遠離貪、瞋、痴、慢、疑,從而消除妄念妄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三者就是人生的功課。

功課做到家,並加以整合,便能邁向《金剛經》所揭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轉凡成聖矣。

圖/資料照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