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的文學課】 跨山越海作公益——人文知識轉譯的新方案

文/須文蔚 |2022.07.07
691觀看次
字級

文/須文蔚

台師大文學院從二○一三年開始,提出「跨山越海」創意,希望結合「畢業旅行」與「成年禮」,邀請應屆畢業學生壯遊台灣,藉由划獨木舟、泛舟和登山等冒險犯難活動,讓青年學子挑戰自我極限,體驗山與海的美好,也更親近土地、人文、生態與歷史,讓冒險成為一生的養分。但遭逢疫情,近兩年難以舉辦大型活動,改為「壯遊出行」,卻反應平平,面臨轉型的挑戰。

二○二一年秋天開學後,陳秋蘭院長召集了英語學系陳純音主任和我,一起討論如何激勵同學參與,大家也不免困惑:為何學生可以得到補助去旅遊,卻興趣缺缺?又該如何促進青年學子願意到台灣各地去探索?

經過一番腦力激盪,我們決定逆向思考,提出了「跨山越海‧感動出行」的企畫,除保留原本的「壯遊出行組」,維持以人文知識為核心,歡迎同學提出壯遊的計畫,附上文化觀光導覽資訊;同時新增「社參拓印組」,廣邀文學院學生自組團隊,結合人文知識服務實踐,從執行過程中探索自我價值,培養多元能力。

兩組所設定的補助經費並沒有差距,而具體的社會參與提案,必先詢問宜蘭與花蓮的社區與非營利組織團隊,依照在地的需求,由同學回應與規畫。

宜蘭花蓮數位機會中心專案經理張惠茹長期推動「旅行志工」計畫,很歡迎大學生投身社區服務,於是聯繫了各個社區,提出許多人文知識轉譯的方案,也透過說明會向同學介紹。

讓人意外的是,加入公益服務的元素,今年的報名組別激增,多達二十七件。「社參拓印組」並沒有更多的預算,但報名的組別也有七組之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同學們都挖空心思從過去所學,回應偏鄉所需,因此,讓評審很難割捨。

新世代是否不是刻板印象所說的「享樂世代」?或是更追求意義與公益的一代?行銷學大師Philip Kotler最近出版的《行銷5.0》一書中,就特別指出,隨著Z世代(出生於一九九七年至二○○九年間)和α世代(出生於二○一○年以後)的崛起,世界正發生巨大的轉變,新世代主要關注如何以科技造福人類,他們從兩個面向展開,一是希望帶給全人類正向的改變、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二是推動人類的科技進步,創造更包容的社會。

確實如此,經過一個夏天的走踏與服務,同學們所回報的心得以及拍攝的影片,都讓人無比感動。

首獎作品由地理系陳易欣與人發系趙若谷、楊品捷、黃沛晴、李知穎等同學組成的團隊獲得,他們遠赴193線道旁的阿美族部落、貓空部落,記錄正在復興部落觀光文化的苧麻撚線、輪傘草編織與糯米釀等傳統技藝,部落風味小吃和小米酒;並協助以照片與影片,充實部落原有「聖山下的部落」的臉書與IG專頁。生動活潑影片背後,組員更深入盤點社區文化、人力與景觀,發現了社區中從耆老到返鄉青年不但有強烈傳承文化的意念,也善於利用數位科技行銷自身,開展出質樸與天然美感的社區商品,陳易欣說:「很感動部落間那麼努力在合作,希望可以將他們心目中重要的事物傳承下去。」由於熱情召喚出熱情,在資源極其有限的狀況下,旅行志工也貢獻出精采的微電影,更期待未來有更多名人參與,為部落代言,吸引更多觀光客到此一遊。

「前進長濱──尋訪台灣島上最難到達的書店!」這一組走得更遠,到達台東海岸的長濱鄉。成員由國文系婁儷嘉與歷史系陳冠恩、杜舜雯、鄭育潔等四位同學組成。她們留心到「#1111 獨立書店歇業潮」事件,希望致力報導美好的鄉鎮書店,扭轉閱讀風氣下滑的頹勢。她們千辛萬苦到了長濱「書粥」書店,與店長Karan交換經營書店的經驗,更激發起探訪創辦人高耀威的興趣,因此,一行人還轉而遠赴台南,以podcast 的形式訪問,並解答了自身從事公益行動的迷惑──「實踐與行動真的能夠改變環境?」高耀威提醒青年朋友:「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想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以行動為重,盡量參與、融入社群,試著為彼此的生命添上不一樣的色彩最重要。」改變社會不可能立竿見影,體會彼此的付出,感謝他人的給予,應當才是服務最動人的一面。

「佇足大洲,筆耕三星」,是一個十足有文學創作意涵的計畫,由國文系許桐瑋、華文系李旻珊與表藝所黃筠雅等三位同學,和 「還想試試工作室」進行討論後,針對三星鄉的觀光景點寫下詩篇,主題有安農溪、鴨農、林鐵車站、柑仔店人物等,未來可以應用於文化觀光的互動遊戲或活動中。黃筠雅說:「我發現這五天來心靈很滿足,獲得了平靜,腳步慢了下來,看見的、感受到的東西更豐富了。」他們深入踏查寫下的作品,誠摯動人,獲得社區民眾的喜愛,目前正在徵集插畫高手配圖,很快就會應用在三星鄉的觀光推動上,也因此得到許多來自在地民眾的迴響,以極高票數得到最佳人氣獎。

回顧這次不一樣的「跨山越海」,因為「社參拓印」的成員加入,讓我們重新認識Z世代和α世代的價值觀,相信如同Philip Kotler提醒的,將以人為本與科技賦權的價值結合,是面對未來世界的重要參考座標,未來一定能吸引更多社區提出具有人文知識轉譯價值的需求,也能召喚新世代投身,在旅行中找回單純的自我,也把所學貢獻給台灣迷人的土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