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筆記】荔枝有故事

文/千樂寂 |2022.06.15
1241觀看次
字級
圖/千樂寂

文/千樂寂

今年荔枝產量極少。兩小時腳程的山道,往年沿途滿樹掛滿紅綠小果的壯觀景象已不復見,唯枝葉茂密,蟬嘶雷響。

「妳的也沒結果嗎?」二姊園裡的荔枝有三十年樹齡了,採收時得架長梯才搆得著。去年荔枝盛產價格俏,我說樹上掛的都是銀兩,二姊笑得合不攏嘴。

「所以今年沒口福了?」二姊以數十年的務農經驗,為我科普了荔枝常識:「荔枝啊,通常五年間有一年盛產,有兩、三年產量較少,但不至於無收成;但會有一年不結果,要吃荔枝只能碰運氣。」看來,今年碰上荔枝怠工,還是揪團罷工的那種。

話雖如此,前些天我還是分到滿捧玉荷苞,手中猶帶涼氣的、翠綠間雜胭脂色的鮮果真美。宋代肯定沒有如此優品質的荔枝,蘇東坡已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若他見了玉荷苞是否連神仙都不想了?

荔枝不耐保存,所以古人早知以蜜漬來保存。還有禪師因蜜漬荔枝而得到徹底開悟的因緣呢!

宋代,兜率從悅禪師住持南昌鹿苑寺時,寺中有清素首座,韜光養晦,罕與人來往。有次,從悅正吃著蜜漬荔枝,見八十餘歲的清素打門前過,就招呼他:「這是長老閩南家鄉來的果子,嘗些吧!」清素端詳著蜜漬荔枝說道:「自從師父辭世之後,我再沒吃過這果子了。」從悅問:「你的師父是誰呢?」「慈明老人。我隨侍他十三年。」要知,從悅曾參訪依止的真淨克文、黃龍慧南等禪師都曾在石霜慈明楚圓座下參學,算來,清素可是從悅的師伯輩呢!從悅自此對清素非常尊敬,甚至想拜他為師,但清素不允,只願在關鍵處點撥他,從悅也因此得以徹底開悟。

從悅不經意遞出的數顆荔枝隱藏了強大契機,足以打破生死牢關!就不知當時的蜜漬荔枝長成何等模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