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家供香配方 法門寺揭祕

 |2022.06.07
965觀看次
字級
法門寺保存了和兩千多件唐代文物,千年古剎見證絲路文明的交融。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陝西法門寺唐代皇家寺院,其地宮供奉的香料緣自本土還是外地?長期以來備受關注,不過香料難保存,遺址少有實物出土,相關謎團一直待解。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故宮博物院與法門寺博物館組成研究團隊,完成對地宮出土的三類香料分析論文,日前獲國際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刊登發表,對於探究唐代皇室和佛教用香,以及古代「和香」技術如何演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楊益民教授說,香料廣泛用於宗教、禮儀等精神信仰和醫療健康領域,以及諸多世俗生活中。唐代穩定開放的社會環境造就對外交流空前繁榮,大量外來香料經由陸海絲綢之路運抵中國,法門寺出土的香料為研究唐代香文化、香料貿易等,提供難得的實物資料。

佛教香料供養 喻修行持戒之德

佛教香供養具有殊勝功德,經典中也常以其來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在各類佛事與儀軌中都離不開香的使用。佛教在唐代發展隆盛,迎逢與供養舍利時,香料更是不可或缺。咸通十四年(八七三年),唐懿宗舉行規模最大也是最後一次迎佛骨活動,翌年唐僖宗將舍利送還於法門寺,皇室貴族及佛教僧眾供奉物品均隨佛骨埋藏於地宮。一九八七年考古發現的文物中,不乏瑰麗華美的薰香、盛香器具及珍貴香料。

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任萌博士說,研究中的三份香料分別為:黃色塊狀(樣品一),取自唐懿宗供奉的舍利容器「八重寶函」之第七重;植物根幹狀(樣品二),取自「智慧輪壼門座盝頂銀函」,函體正面有鏨文,顯示其為大興善寺的智慧輪法師於咸通十二年(八七一年),為盛佛真身舍利而造的舍利容器;樣品三取自「雙鴻紋海棠形銀香盒」,盒體狀如海棠,盒內裝有棕褐色粉末。

研究團隊透過科學儀器分析結果,「八重寶函」的黃色香料,為橄欖科屬植物所產的「欖香脂」,此類香料為目前中國首次發現。欖香脂來源較廣,以菲律賓呂宋橄欖樹所產的「馬尼拉欖香脂」最為常見,也可能來自越南、印尼等地。

「八重寶函」是地宮內最重要的供奉物之一,八個寶函層層相套,最外一層是木製,出土時已殘損。樣品一香料緣自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右一)。圖╱取自網路

八重寶函香料 中國首見欖香脂

任萌稱,由於樹脂類香料缺乏植物形態特徵,又多產自域外,常給考古研究帶來困難。這次研究提供欖香脂在中國用於佛教供養的最早物證,唐懿宗將其置於規格極高的八重寶函內,用於供養佛骨舍利,足見其珍貴。

樣品二具大量沉香結香的化學成分。任萌介紹,據《唐六典》等文獻,在唐代時期,中國海南、廣東、福建等地的國產沉香,作為土貢已被列入制度,此外,透過朝貢、貿易等方式,亦有大量進口沉香不斷輸入中土。

樣品三則檢測出木質素的裂解產物、沉香及乳香的特徵標記物,由此可見,是將沉香木與乳香磨成粉後混合製成,也是中國古代「和香」較早的物證。楊益民指出,唐朝時期中外交流頻繁,進入中土的香料品種增多,中國出現複雜多樣的「和香」方式,即為混合多種香藥,做成多種用途的加工品,許多「和香方」是由佛經中習得。

他表示,唐代以前關於「和香」的史料記載寥寥可數。這次香料研究首次揭示唐代「和香」的主要原料,所使用的沉香與乳香,均為佛經中的重要香料,這也成為後世「和香」基礎,這對於探究佛教用香,以及古代和香技術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香料是絲綢之路上朝貢、商貿及宗教活動的重要代表,楊益民說,這次考古研究發現的欖香、沉香、乳香及唐代「和香」製品,多產自域外,「它們經陸上或海上絲綢之路,運抵古都長安及東都洛陽,並由帝王、高僧等將其獻於地宮,用於供養舍利,是這一時期絲綢之路暢通、香料貿易繁榮、佛教發展的歷史見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