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神明服務 機車技師改做佛帽

羅智華 |2022.06.03
2152觀看次
字級
因神像大小不同,因此每尊佛帽的創作都是量身打造、獨一無二。圖/記者羅智華
因神像大小不同,因此每尊佛帽的創作都是量身打造、獨一無二。圖/記者羅智華
謝翔輝從黑手意外轉換跑道,成為替神明做造型的佛帽藝術家。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手握尖嘴鉗、鑷子等器具,年屆不惑的謝翔輝正端坐在工作桌前,專注地為神明帽進行磨製。從描繪設計稿到大功告成全仰賴手工打造的他,是受許多廟宇肯定的佛帽藝師,優秀技藝更令人難以想像過去的他,其實是專門在修理機車的黑手技師,一場十幾年前的「因緣際會」,讓他意外轉換跑道,成為替神明做造型的佛帽藝術家。

謝翔輝笑著說,當年因家裡供奉太子爺的法器受損,希望為神尊重製新法器,有人告訴他宗教工藝最高超的藝師都在台南,於是在朋友推薦下,前往「傳統藝術保存者」、人稱「春福師」的知名工藝家郭春福工作坊,希望能訂製神尊法器。

正當謝翔輝準備討論樣式時,春福師突然開口問他:「要不要來跟我學做佛帽?」,這番話讓他聽了當場愣住,心想對方是不是在開玩笑,但卻也讓喜歡手工藝的他開始思考是否要入行,最後決定拜郭春福為師,每周來回彰化與台南,從零開始學起,開啟他邁向宗教工藝家生涯的人生轉捩點,箇中機緣令他至今仍覺得妙不可言。

願心驅動 吃苦當吃補

萬事起頭難,謝翔輝開始學藝後才知道「紙製佛帽」創作十分耗費工夫,得歷經測量神像頭圍、繪圖設計、切鑿、定型磨製等多道工序,往往要花上好幾個月、甚至一年時間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剛開始技藝還不純熟,謝翔輝雙手時常滿是傷痕,要求完美的春福師看著徒弟初期作品,十件有八件都直接丟進垃圾桶,要他重新來過,儘管心情沮喪,但很有韌性的謝翔輝抱著「為神明服務」的願心,把吃苦當吃補堅持下去。

或許是天公疼憨人,憑著一股傻勁拜師學藝的謝翔輝,加上黑手技師技藝基礎下,不斷力求精進,終於讓手藝日益受師傅和廟宇肯定,不僅常協助郭春福完成媽祖廟、關帝廟等宮廟委託的大型神明帽製作,最後更獨當一面,接受廟方和民眾委託,為供奉的神尊與家神量身訂做莊嚴的佛帽,迄今完成上百件作品。

遵循儀軌 展示恭敬心

「想創作出莊嚴大器的佛帽,心不能浮躁,要一路保持心平氣和才能完成好作品。」謝翔輝談到,每尊神像都有自己專屬的佛帽規格與樣式,得根據傳統和儀軌製作,絕不能張冠李戴,才不會對神明不敬。

像是民間信仰的武聖關羽,因後世將關羽升格為關帝爺,因此神明帽從生前所戴的武盔,升格為「夫子盔」。神尊位階最為崇高的玉皇上帝,則是以金龍及多顆絨球裝飾而成的「帝帽」,以彰顯其氣勢。被稱為天上聖母的女神媽祖娘娘,因位階屬天后,因此神明帽造型會以精雕細琢的鳳凰造型,以及整排垂珠打造,呈現「天后冠」的獨特與尊貴地位。

謝翔輝說,正因每尊神明都有其位階與儀軌,加上神像大小不同,因此每尊佛帽的創作都是量身打造、獨一無二,加上做工精細,所以即使紙製佛帽不像其他銅或錫等金屬製作,但佛帽的耐用度卻可達百年之久而不會毀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