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推廟宇觀光 結合科技與人文

 |2022.05.27
1309觀看次
字級
林園鳳芸宮媽祖海上巡香是地方盛事,四年一科。圖/鳳芸宮提供

【本報高雄訊】大甲媽及白沙屯媽祖掀起遶境熱潮,「媽祖經濟學」商機無限,高雄市議員林宛蓉提議,高雄媽祖信仰同樣興盛且具特色,應推動永續廟宇觀光文化。市長陳其邁說,高雄廟宇建築之美不輸國外教堂,未來結合科技融和宗教與人文推動宗教之旅。學者提醒,宗教觀光應建立在既有傳統文化,不要無中生有。

民政局統計,全高市寺廟一千七百八十座,以媽祖信仰為主的廟宇有一百六十座。林宛蓉指出,十萬信眾追逐白沙屯「粉紅超跑」,高雄寺廟數量是全國第二高,旗津天后宮、楠梓天后宮等地均是宗教觀光勝地,大甲媽或白沙屯媽祖都是行銷出來的廟宇文化,高雄要加強。

高雄市觀光局指出,全市共有三十六條文史宗教旅遊遊程,朝團旅補助方向帶動觀光。陳其邁表示,很多人到義大利看教堂,台灣的廟宇也很美,不輸國外,整合觀光與文化局行銷推廣。高雄文化局長王文翠說,廟宇是早期的藝文中心,無論是藝術表現或傳統展演從廟口文化擴散,未來爬梳地方誌及結合5G發展文創。

實踐大學觀光管理系主任張景棠認為,宗教觀光一定要建立在既有的傳統文化,不要無中生有或被創造,否則根基脆弱無法延續,「媽祖」是既有品牌,比其他神明更容易激發觀光客的熱情與共鳴;林園鳳芸宮的海上會香是全國唯一且行之有年,另可結合梓官、茄萣等沿海觀光路線操作行銷,最具潛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