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真知與灼見

文/王兆貴 |2022.05.19
809觀看次
字級

文/王兆貴

俗話說,眼見為實。但在有些環境中,難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眼中所見的景象卻不一定是真相。

孔子與弟子經過了陳蔡圍困,絕糧七天之後,飢餓難耐,多虧子貢突破重圍,到外面換了少許米回來,交由顏回煮稀飯後便離開了。不多久,子貢從院子經過,恰好看到顏回舀起勺子往嘴裡送,這讓他對誠實的顏回起了疑心,又不便當面揭穿,就把這一幕告訴了老師。

孔子一向看好顏回的人品,決定問清此事。經了解,原來是顏回煮飯時,上揚的蒸汽將屋梁上的一縷灰塵燻落到鍋裡,就用瓢子舀出來準備丟棄,但又覺得可惜,於是把它吃了。孔子由此感嘆說,人們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來眼見的也未必都是真實啊!

楚莊王打算討伐陳國,先派人前往一探虛實。探子回來報告說,陳國不可討伐。莊王問,什麼緣故呢?探子答,陳國的城牆築得很高,護城河挖得很深,儲備的糧食也很多,整個國家看上去很安穩。

莊王說,照你看到的來推斷,陳國可以討伐。一個小國,卻能積蓄這麼多糧食,可見賦稅之沉重;城牆築得高、河溝挖得深,可見民力之疲憊。這樣的國家,老百姓對統治者一定會累積怨恨。於是,楚莊王便出兵討伐,果然攻下了陳國。

在《說苑》中,劉向把這段故事收錄在〈權謀篇〉。依筆者看,這不是權謀問題,而是真知與灼見。城郭高,溝壑深,蓄積多糧,這是客觀真實。但在同樣的事實面前,楚莊王與那個被派去的人卻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判斷。其中的緣由,簡單明了。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事物的虛實,僅靠耳聞目睹是不夠的,必須用心思索。「眼見為實」固然不錯,但那只是認識事物的第一步,感知到現象並不代表事物的真相。顏回吞飯是實,孔子沒有輕信;莊王雖然沒有親臨現場,但他依據別人反映的現象,通過間接判斷,卻能洞明陳國的虛實。這說明,在客觀現象面前,僅僅看上去是不夠的,還要看下去,認清事物的真像。看到了卻想不到,看了也白看,甚至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得出直接的也是的錯誤判斷。

蘇軾〈題西林壁〉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也是古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詩意與哲理呈現。不論是經營管理、做決策,還是待人處事、做學問,信息上的真知固然不可少,但研判上的灼見顯得更重要。

只有把真知轉化為灼見,我們的學業、事業和家業才會有創意。具體到個人,戰場指揮員也好,政壇領導人也好,商海企業家也好,學界工作者也好,能夠使他們卓而不凡的,往往不是真知而是灼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