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金閣寺的美麗與哀愁

文/余英馨 |2022.05.09
1054觀看次
字級
一九八七年,日本政府將金閣寺外壁的金箔全面換新。圖/余英馨

文/余英馨

京都是日本古都,加以二戰時,甚少遭受盟軍轟炸,至今仍保留諸多歷史遺蹟。在眾多歷史遺蹟中,就以金閣寺最受旅客青睞。

鐮倉時代,這宅院屬貴族西園寺家擁有;直到室町時代前期(一三九七),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以河內國的領地與西園寺家交換宅院。換得宅邸後,足利義滿以舍利殿為中心,將大宅整建為北山山莊,家族皆遷居於此,命名為「北山殿」,人稱「金閣殿」。

足利義滿雅愛收藏中國珍寶、書畫、佛像、佛經,定居北山殿後,將軍在此存放收藏品,並講習研究文化,一個融和武家及禪宗的北山文化就此誕生,金閣殿遂成為北山文化的代表建築。

一四○八年五月,足利義滿圓寂,庶子足利義持繼位。他廢除前任政策,拆毀金閣殿大半建築,只保留其父禪修之所──金閣舍利殿,再以父親法號「鹿苑院天山道義」,將金閣殿改名為鹿苑寺。

現今所見的「金閣舍利殿」首建於一三九七年,屬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此後曾全面整修寺院,一九五五年,依原樣修繕,將「舍利殿」的第二、三層外牆貼上金箔,顯得金碧輝煌。一九八七年,該殿堂的金箔大片剝落,失去往昔風采,於是政府以二十萬公斤的黃金,將外壁的金箔全面換新,遂呈現當今樣貌。藉由政府的戮力維護,一九九四年登入世界文化遺產,堪稱日本國寶。

金閣舍利殿共有三層建築:

第一層「法水院」,屬朝廷貴族宅邸風格。因是寢殿造樣式,故外牆未貼上金箔,內部安置足利義滿坐像及釋迦如來像。猜想是一三九四年,出家為僧的將軍主禪修處。

第二層「潮音洞」,屬鐮倉時代武士住宅風格。外牆全貼上金箔,內部安置岩屋觀音坐及佛教四天王像。將軍虔心供奉,以求天下太平,遠離災厄,使民生樂利。

第三層「究竟頂」,屬禪宗佛殿造樣式,散發濃濃中國風。其天花板及牆壁全貼上金箔,地板則塗刷黑漆,中央安置佛骨舍利。將軍深受中國禪宗文化影響,處處顯見虔誠。

在「究竟頂」上,是寶塔狀的屋頂,頂上屹立一隻金鳳凰像。它翹首望天,顧盼自雄,象徵鳳凰涅槃,歷經劫難,猶能浴火重生,換得人世的祥和與幸福。

一如火鳳凰般,金閣寺亦飽經祝融之災。一四六七年,朝廷貴族鬥爭,爆發十一年的「應仁之亂」,把京都的文化資產破壞殆盡,「鹿苑寺」的建築大多被焚毀,唯「舍利殿」倖免於難,是北山文化僅存的歷史遺跡,日人珍愛的文化財。

一九五○年七月二日,天微微亮,一名見習僧人縱火焚「金閣寺」,足利義滿的坐像及佛經毀於一朝;遭逮捕後,他說:「我對金閣寺的美,感到嫉妒,所以把它燒了!」此事震驚日本各界,三島由紀夫據此創作《金閣寺》長篇小說,探討人生與唯美的衝突,理想與現實的對立。

佇立於鏡湖池畔,凝視著金閣寺,想它的美麗與哀愁,幡然了悟:人間世,美到極致反招忌恨,唯欣賞缺憾之美,不美方為大美,心靈方能臻於自由,而悠遊於天地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