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2.04.14
1960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1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秀敏,為國內首位以遺傳學方法,建立篩選葉綠體運輸突變株系統,並以此找到數個葉綠體蛋白質運輸系統的主要成員,論文不只登上《自然》,更讓她獲得第15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的最高榮譽傑出獎。李秀敏表示:

「做實驗並非為了追求成功,而是從每次失敗中理解原因,進而將失敗機率變小。」

2

布吉納法索甘多村的弗朗西斯.凱雷(Francis Kéré),是202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為此獎首位非裔獲獎者;他第一個作品是為家鄉蓋第一所學校──甘多小學(Gando Primary School),奠定設計原則──回應氣候、材料與建築傳統,更贏得各類國際大獎。凱雷認為:

「富有之輩不該因富有浪費資源,貧困之家也不該因貧困,放棄重塑生活品質的嘗試。」

3

BMX Rider極限單車國手的鄭喬鴻Chiao,7歲在父親的指導下,展開19年「騎幻旅程」,不只取得極限運動協會C級指導員證照,也擔任極限單車駐場教練;他在征戰國內外大小賽事的過程中,也透過教學傳承、發揚極限單車。鄭喬鴻的理念是:

「放膽挑戰極限,摔再多都不怕!」

4

美國一名30歲女性沃特曼(Caroline Wortman)天生患有雙子宮畸形,醫生曾研判她可能不孕;但她認識丈夫奈特(Nate)後,努力保持樂觀並放鬆心情,在1年內接連生下2個寶寶。沃特曼在社群平台分享她的故事,希望鼓勵大眾:

「不孕和認為自己會不孕,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如果想成為母親就不要放棄。」

5

就讀高雄師範大學附設高中的魯謙,以翻唱並重新混製烏克蘭饒舌歌曲的方式,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對和平的想望;他的翻唱曲上架後,不只被原創歌手Tricky Nicki轉發,也讓很多烏克蘭朋友看到來自台灣的聲援。魯謙說:

「作為一個幸運活在和平之下的青少年,有責任去了解暴力衝突帶給所有人的傷害,然後盡所能阻止。」

6

華梵大學哲學系兼任副教授呂健吉,有感於家鄉礁溪缺少一家真正的書店,用退休金打造心中夢想書店「哲思書棧」,主要販售二手書、黑膠唱片、電影海報與懷舊玩具,也提供在地講師辦手工藝品講座。呂健吉表示:

「書店不以營利為目標,如果每人能在參觀懷舊海報與玩具時,與同行人一起回顧過去,帶點回憶離開就值得。」

7

台灣女登山者曾格爾,因知名登山家、導演金國威說,「很少看到台灣人挑戰高峰」,於是她3月發起8000集氣計畫,挑戰14座8000公尺以上高峰;為了攀登高山,她每天爬200層樓、跑20公里、進行高海拔低氧間歇性訓練、到最低-170℃的高低溫艙適應極端環境等。曾格爾認為:

「全然投入一件事,才有一點點成功的可能。」

8

中國大陸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滕王閣廣場的篩檢站,一名聽障義工李煥秋,時常守在檢測站的愛心通道旁,用手語為前來做檢測的聽障人士服務,講解篩檢流程、日常防護等注意事項,被稱為「無聲志願者」。李煥秋表示:

「我自己就是一位聽障人士,從小是在周圍人的關心、幫助下成長的,現在別人需要我的幫助,我義無反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