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風景】 孝心不變調

文/梁純綉 |2022.04.12
749觀看次
字級

文/梁純綉

子女在家陪伴父母是好事一樁,可是陸續聽聞友人的感觸之後,發現晚輩的陪伴竟然會造成長輩的壓力,怎麼回事呢?

某天到阿芳家閒聊,她正從冰箱裡取出食物,我問阿芳:「是不是在外工作的兒子要回來,準備加菜?」她回答:「不是,我正在湮滅證據。」「為什麼?」我一頭霧水。

阿芳幽幽地說:「兒子只要回到家,就像持有搜索票的警察,雷厲緝查冰箱是否窩藏隔餐的剩飯剩菜。在他的認知裡,所有上一餐未吃完的食物就是垃圾,應該丟棄。可是,平常就兩老吃飯,餐餐煮飯太麻煩,於是一次煮兩天的份量;或像滷白菜,料理的時候分量總是多一些,這些食材不可能即時吃完,更何況我也會留意它們的保存方式及新鮮度,儘早吃完。」

阿芳又道:「當兒子看到冰箱有剩菜剩飯,總會以嚴肅的語氣說:『省點小錢,傷了身體,要花更多的錢來就醫』,『老人家不要這麼固執,要接受新觀念』,自己則像做錯事的小孩,那種感覺真受挫!」

阿芳的無奈讓我想起另一名友人英美,她也曾訴苦:「只要女兒在家,我剛坐下來準備看電視,她就開口『久坐傷身』;我隨意走走,她又提醒我抬頭挺胸,告誡我駝背最顯老;女兒在家成了令人生畏的教官,讓我坐也不是,站也不對,備感壓力。」

上述兩位友人的困擾是不是可以給我們一些省思,懂得關心父母的生活起居,想必是有孝心的孩子,但忽略說話的語氣及態度,少了同理與尊重,一味「愛之深責之切」,反而弄巧成拙。

其實,面對長輩更是需要和顏善語,設身處地,以鼓勵代替要求,孝心的樂章才不會變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