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昨天貴版高雄市黃柏霖議員的「油價漲跌應制定透明公式」一文,筆者也想提出個人觀點。
國內油品價格不但未隨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且中南部天然氣有斷氣之虞,引發民間議論。目前已屆冬季將大量消耗油氣,加上新興國家因成長而大量消耗能源,產生近、中、長期的原油價格波動,這種基於預期心理與金融操作,反映在國際期貨的價格波動,能否作為觀察油價的指標?如果中油購油成本是與產油國議定的長期合約價格,那麼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絕不能用作調漲油品的理由,「盈餘上繳」更不能是藉口。
就中油的民營對手台塑石化而言,其必須對股東負責,但中油公司是向經濟部負責,而經濟部為人民公僕,是以中油的油品價格應以全民福祉為出發點,經營維持在損益兩平,以免產生向全民挖錢作為貼補國營企業的荒謬,尤其行政院調降貨物稅後,台塑石化反映於價格,而中油卻因虧損而不動如山,所以主管單位更要追究中油經營不善的責任,不能任憑中油推卸責任。
近來天然氣恐將斷氣,因素是外銷利潤較佳,業者調整供氣量獲利,但中油是國營事業,有調節供需的責任,卻仍以營利為考量;若要求政府用行政命令平抑物價,以政治手段解決經濟問題,結果中油以虧損為由不願調降價格,經濟部也迴避以大量供給解決問題,避免背上與民爭利的黑鍋。既然如此,還不如讓中油早日民營化,使油品價格透明化,以免中油坑殺全民荷包,成就國營企業的績效。鄭佑璋(高市/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