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招福吉祥 生仁糖

文/唐雲 |2022.02.09
4202觀看次
字級
現在的孩子們,應該很少人知道早期流行的糖果了。 前幾年過年,我鬧了個笑話,把老闆的寸棗聽成了春棗,至今還覺得自己台語不夠流利。在那次的年節攤位上,還驚見了小時候曾經吃過的「生仁糖」,這也是經過了數十年後,老闆告知才知道正確名稱。圖/唐雲

文/唐雲

現在的孩子們,應該很少人知道早期流行的糖果了。

前幾年過年,我鬧了個笑話,把老闆的寸棗聽成了春棗,至今還覺得自己台語不夠流利。在那次的年節攤位上,還驚見了小時候曾經吃過的「生仁糖」,這也是經過了數十年後,老闆告知才知道正確名稱。

小時候,對門鄰居伯父家過年的時候,供桌上會擺放瓜子、糖果等點心,對紅、白顏色的生仁糖留下很深的印象,於是回家告訴母親:鄰居家有紅白糖漿的花生糖耶!

之後,母親買過,我們也吃過,但小孩是喜新厭舊的,來年年貨攤位有不同的新鮮貨,喜愛嘗鮮的母親總買給我們品嘗,於是曾經吃過的生仁糖,慢慢淡忘在我的記憶味蕾之外,直到在年貨攤位上出現。

這幾年,這款年節限定版的生仁糖,我們居然又買來吃,小小一份吃著,有如時光倒流般的記憶湧上。一顆顆花生包裹著紅、白色的糖衣,外層厚厚的糖霜,加上花生仁的脆度、硬度跟甜甜的滋味,如同吃硬版的爆米花。母親打趣說:小時候都沒見你們愛吃,或許有太多的選擇吧!

查了資料才知道,生仁糖又稱「天公豆」,農曆正月初九拜天公時必備,起源於福建各地區,流傳到台灣。因為花生要剝殼才可以食用,生仁糖隱含著「脫胎換骨」之意;另外,生「仁」,音同生「人」,也有祈求人丁興旺的意義;台語的吉祥話中,有「吃土豆(花生),吃到老老老」的諺語,於是逢年過節、敬天祭祖,大家都想討個吉利、好采頭,因此除了準備牲禮素果,甜食就是討好眾神祇的最佳利器,希望祂們能多美言幾句,替家裡招來好運。

加上早期的人們物資簡單貧乏,趁著祭天拜拜的習俗,準備祭品祭祀,之後可以品嘗平日少見的食品。這些逢年過節應景才出現,也是限定版的糖果,如果沒吃過的人,在過年的時候可以買些嘗鮮,先甜甜自己的味蕾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