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鄉野】 黃昏的漫步

文/李謙祺 |2021.12.22
1708觀看次
字級
圖/李謙祺

文/李謙祺

紛紛擾擾的二○二一已來到歲末,跌跌撞撞走過全球新冠病毒的肆虐,經歷了缺水、缺電、缺疫苗等天災人禍的窘境,幸賴全體國人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坦然面對各種挑戰,如今疫情趨緩,我們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

我的故鄉在嘉南平原上的一個小村落,位於麻豆、佳里之間,村中有座廟全台唯一主祀趙子龍的廟祠,村名就叫「子龍廟」,廟名是「永昌宮」,是村民的信仰活動中心;村北有座「修善堂」小祠,供奉什姓公、福德正神。修善堂前有兩棵老榕樹,是政府列管的老樹,由一根甚粗的氣根連結成一體,村人稱之為夫妻樹,其樹冠幅寬闊,綠蓋如傘,是村民農餘休憩的好地方。

我退休回歸田園後,展開全新的鄉居生活,每天黃昏出門散步,隨著春夏秋冬不同的日照調整時間,大約下午四時之後,金色的陽光拉長我的身影,孤獨老人黃昏的漫步,便成了村中原野的一景。

通常我散步的路線,會從永昌宮廟後的嘉南大圳,依麻豆大排的流向,靠左邊圳堤北行,經水門頭轉中圳溝堤,來到「修善堂」小祠稍作歇腳,當我走在圳堤上,遠眺平原的景觀,總會浮現許多童年的記憶。親近佛法後,我把故鄉視為娑婆的極樂世界。

從修善堂再出發,便開始走進田野,這廣袤的平原,四時都有不同的農作物景觀,春天的胡蘿蔔、甘藷、高麗菜;夏天的玉米、番茄,秋天的稻米、馬鈴薯;冬天的苦瓜、甘蔗、大蔥蒜,近年來甘蔗大減,其他應景作物激增。

這陣子散步所見,好幾處黑芝麻正在採收,一綑一綑芝麻豎立田中曝晒,呈現一片富庶歡樂景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