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之時】 謫神記

文/吳鈞堯 |2021.12.20
542觀看次
字級

文/吳鈞堯

塑膠袋是母親的寶貝。她習慣藏在廚房摺疊桌底下,塞呀塞,把有限的暗處疊得無比深遠,年前打掃不禁嚷嚷,怎麼這麼多啊,低頭探向暗蒙蒙的桌底。

被起底的袋子不再悶著嘴臉,一只只伸開,廚房堆了座塑膠山。有的曾經裝過魚蝦、肉品,儼然發臭,我們數落母親,回收也該分青紅皂白,怎能樣樣都塞?母親說以前賣魚,都找不到袋子裝,而今當然不捨得。

我記得塑膠為神的年頭,神奇得很,冷熱都能裝,而且不滴漏。寶特瓶剛上市也如神,廣告中,時髦婦女上樓汽水不慎掉落,如果是玻璃瓶,早該成災,只見瓶子彈啊彈,完好如初。

經過數十年演化,塑膠不再是神,處處為患,誰戶人家沒有一個爆滿的袋子,裝著壓扁的塑膠袋;哪一座海洋底盤,不是堆積復堆積的塑料?它們難以消解,成為萬年禍害,也常在死亡的鯨豚肚腹中,找到無法消化的瓶子。

減塑成為很多人共識。上市場買蔬果,我常會備上幾只,不過店家手腳極快,已經先一步裝袋。有時候呈現對峙,我取出袋子、店家也抖開新的袋子……除非能與攤販比快,否則帶出去的袋子,便用不到幾個。

曾經被當作神看待的塑膠袋,而今價格輕賤,隨手可用,因為危害深遠,各樣的替代產品不斷出現,提煉椰子皮取代,以植物質當包裝材、甚至還能食用。台灣有家上市電子廠英濟,能使回收的膠料恢復最初質地,科學家且於日本大阪發現以塑膠為主食的細菌,幾天內就能分解聚酯。

塑膠的演化,讓我想起各個年代的造神運動,塑造為銅像或捏塑為圖騰,都一 一從神明桌上下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